康复护理技术解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康复护理技术 一、 1、脑损伤病人的良姿位摆放 偏瘫早期的康复治疗中,正确体位能预防和减轻偏瘫典型的屈肌或伸肌痉挛模式的出现和发展,如上肢屈曲并肩胛带后缩,下肢伸展伴髋关节外旋。因此,在床上肢体宜置于抗痉挛体位(良肢位) ??? ①患侧卧时,使患肩前伸,将患肩拉出,避免受压和后缩,肘关节伸直,前臂外旋,指关节伸展,患侧髋关节伸展,膝关节微屈,健腿屈曲向前置于体前支撑枕上。该体位可以增加患侧感觉输入,牵拉整个偏瘫侧肢体,有助防治痉挛。 ? ②健侧卧位是患者最舒适的体位,患肩前伸,肘、腕、指各关节伸展,放在胸前的枕上,上肢向头顶方上下举约1000次,患腿屈曲向前放在身体前面的另一支撑枕上,髋关节自然屈曲,足不要内翻。 ?? ③仰卧位,因受颈紧张反射和迷路反射的影响,异常反射活动较强,也容易引起骶尾部、足跟外侧或外踝部发生压疮,因此,脑卒中病人应以侧卧位为主。必须采取仰卧位时,患臂应放在体旁的枕上,肩关节前伸,保持伸肘,腕背伸,手指伸展,患侧臀部和大腿下放置支撑枕,使骨盆前伸,防止患腿外旋,膝下可置一小枕,使膝关节微屈,足底避免接触任何支撑物,以免足底感受器受刺激,通过阳性支撑反射加重足下垂。 ③床上坐位要点: 床铺尽量平,病人下背部放枕头; 头部:不要固定,能自由活动; 躯干:伸直; 臀部:90度屈曲,重量均匀分布于臀部两侧; 上肢:放在一张可调节桌上,上置一枕头。 应避免半卧位,因该体位的躯干屈曲和下肢伸直姿势直接强化了痉挛模式。 2、骨关节病病人的功能位摆放 (1)、上肢功能位: 肩关节屈曲45°,外展60°(无内、外旋); 肘关节屈曲90°; 前臂中间位(无旋前或旋后); 腕关节背伸30°~45°并稍内收(即稍尺侧屈); 各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稍屈曲,由示指至小指屈曲度有规律地递增;拇指在对掌中间位。 (2)下肢功能位: 下肢髋伸直,无内、外旋 膝稍屈曲20°~30° 踝处于90°中间位 3.烧伤患者抗挛缩体位摆放:烧伤患者常常感觉非常不适,多采取长期屈曲和内收的舒适体位,极易导致肢体挛缩畸形。 表1 烧伤病人的抗痉挛体位 烧伤部位 可能出现的畸形 抗挛缩体位 头面部 眼睑外翻,小口畸形 戴面具,使用开口器 颈前部 屈曲挛缩 去枕,头部充分后仰 肩 上提、后撤、内收、内旋 肩关节外展90°~100°并外旋 肘 屈曲并前臂旋前 肘关节处于伸展位 手背部 MP过伸,PIP和DIP屈曲,拇指IP屈曲并内收,掌弓变平(鹰爪) 腕关节背伸20°~30°,MP屈曲90°,PIP和DIP均为0°,拇指外展及对掌位 手掌部 PIP和DIP屈曲,拇指IP屈曲并内收 MP、PIP和DIP均为0°,拇指外展,腕背伸20°~30° 脊柱 脊柱侧凸,脊柱后凸 保持脊柱成一条直线,以预防脊柱侧弯,尤其是身体一侧烧伤者 髋 屈曲、内收 髋关节中立伸展位;如大腿内侧烧伤,则髋关节外展15°~30° 膝 屈曲 膝关节伸直位 踝 足跖曲并内翻 踝关节背屈90°位,防止跟腱挛缩 DIP:远端指间关节;PIP:近端指尖关节;MP:掌指关节;IP:指尖关节 二、排痰技术 (一)有效咳嗽训练(effective cough training) 将患者安置于舒适和放松的位置,指导患者在咳嗽前先缓慢深吸气,吸气后稍屏气片刻,快速打开声门,用力收腹将气体迅速排出,引起咳嗽。 咳嗽训练可在早晨起床后、晚上睡觉前或餐前半小时进行。 (二)辅助咳嗽技术(assisted cough techniques) 辅助咳嗽技术主要适用于腹部肌肉无力,不能引起有效咳嗽的病人。让病人仰卧于硬板床上或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面对护士,护士的手置于病人的肋骨下角处,嘱病人深吸气,并尽量屏住呼吸,当其准备咳嗽时,护士的手向上向里用力推帮助病人快速呼气,引起咳嗽。如痰液过多可配合吸痰器吸引。 (三)体位引流(postural drainage) 方法:病变部位放在高处,借助重力作用使支气管内分泌物流向引流支气管开口处,而被咳出。 1、痰多的患者最好每天引流3-4次,痰少的上午下午各一次,在饭前进行。 2、每次一个部位时间不超过10分钟。 (四)叩击: 病人呼气时在与肺段相应的特定胸壁部位进行有节律的快速叩击(80~100次/分),每一部位叩击2~5分钟,叩击与体位引流相结合可使排痰效果更佳。 (五)振动: 两手直接放在病人胸壁的皮肤上并压紧,当病人在呼气的时候给予快速、细小的压力振动,每次30秒~1分钟,每一部位振动5~7次。振动法有助于纤毛系统清除分泌物,常用于叩击之后。 三、吞咽训练 (一)基础训练 口腔器官运动训练 : (1)包括局部肌肉运动训练:令病人进行皱眉、闭眼、鼓腮、张口、闭口、微笑等表情及动作的训练,改善面颊部肌肉的紧张性,促进其主动

文档评论(0)

挺进公司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