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的人生分析报告.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报告题目:王沪宁《政治的人生》 课程名称: 中国社会政治分析 学 院: 公共管理 专 业: 政治学与行政学 年 级: 政治131 学 号: 1303010184 学生姓名: 刘志辉 2015 年 11 月 2 日 《政治的人生》 ———王沪宁人生的智慧 ????封面上的王沪宁很有些沉毅风发的气质,尽管他现在已是中央政治局委员了,但这本日记却很能体现其性情。譬如他抽烟,现在还抽不抽不知道;譬如他看武侠小说,认为“给人启发的是它巧妙的构思和大胆的想象力。尽管是虚构,但是这种想象力对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来说,有价值。如何突发异想,把本来的平平淡淡,看得异军突起,这样才能有创造性。”他也看粗制滥造的诸如《骚土》、《媾疫》、《天猎》、《帝京》等流行小说;他去个体户那里理发,玩一种叫“大富翁”的电子游戏,偶尔会写点水准并不很高的旧体诗等等。日记中所记的这些使得这本书显得很真实,也使王沪宁这个人显得更真实! 好读书的人? ????有人曾经向人介绍王沪宁是一个著名学者,王沪宁自己纠正说,我不是学者,我是个读书人。印象最深的:一是他喜欢淘书。日记中有两篇专门写他淘书的经历,一是6月6日到书店比较集中的北京大学附近的书城,在那里“转了一个上午”。一个是8月13日,到甘家口的书摊买书,这篇日记写的尤其细致,简直就是一篇关于“淘书”的散文。二是除了买书,王沪宁还是个“夜猫子。在这册薄薄的日记中,“凌晨”一词出现的几率特别多。譬如1月5日凌晨读《圣坛下的林彪》,7日、8日凌晨读《走下圣坛的周恩来》,16日凌晨读法国《自然科学》杂志,17日读法国《研究》杂志,19日凌晨读《读书》杂志,21日凌晨读《旧制度与法国大革命》,24日凌晨读国际政治学会的国际大会主题报告,25日凌晨看《危险的关系》,28日凌晨看布老虎丛书中的《苦界》,2月1日读《一场最为神秘的战争》,5日凌晨读小说《纪实与虚构》,4日凌晨读《邓小平在1976》,10日凌晨翻《中国古代性文化》,10日、11日读《金赛性学报告》,25日凌晨读《曾国藩》,27日凌晨读一本关于中国未来的书,5月31日读《新十日谈》,6月2日凌晨把《革命后社会中的政府》中“政府领导方式”一章加工好,等等等等。一本书中,“凌晨”一词出现不下数十次,足见其刻苦状况。他涉猎极广,阅读量惊人,几乎无书不读,无时不用功。他在自序中说:“多年来养成一种习惯,或者说不得不养成法这样的习惯,就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静静地思考一天来的经历。白天,均在异常的忙乱中度过,没有工夫思考。有工夫思考的时候,大多也用于作严肃而枯燥的学术思维,专业的厉害。而对于人生,却没有时间去思考。夜色下来,一切归于宁静,望着窗外闪烁的路灯,可以静静地思考自己和世界,思考自己在行政工作和学术研究中排不上号的事情。从中找出有意义的东西,做一点小小的思想享受。”一个人多年坚持这样的习惯,每日回顾过去的一天,在读书中思考和感悟,或总结、或自省,并将此作为思想享受。如能长期如此,那还了得?三是还有一篇10月25日的日记中,他抄录了一个要求读他博士研究生的信件。日记中说:“收到s君要求读博士研究生的信,写得感情充沛,让人感动,记录如下: ????尊敬的老师:我虽经写过入团、入党、入伍等多种申请书。然从未像这次这样庄重,因为这次追求的是内在的价值,一旦拥有便永远拥有。 今年我已三十有六,似乎不应该与年轻人争锋,可我抵御不了读书的诱惑。记得我在初中毕业的时候,因家庭困难,母亲要我辍学,为此我和母亲争吵过。报考研究生前夕,时任政委亦反复劝阻我,因为当时面临扩编,我是处长的当然人选,权衡之后,我还是选择了读书。 ????为什么要再次做读书的选择?有人这样问我,我也这样问自己。虽然编一些堂皇的答案并不难,可这不属于我的性格。那么,是为“仕”吗?作为一名团职军官,文凭的分量几近于零;或者是为出名吧?我曾经获得过1987年全国报告文学特等奖,优秀散文奖,走作家的路似乎更近;要么是为职称罢?可他对于一名行政干部毫无用处。 ?? 无需再做任何设问。我想如果一定要刨根问底的话,他可能发源于我对生活的一种体验。因为我发现,人们看待一个有道德的人,透出的目光是亲切,看待一个有权力的人,透出的目光是敬畏,只有看待一个有知识的人,目光中才盈溢着无限的尊重,并饱含着由衷的敬佩。我向往那份尊重和敬佩。再有,我很欣赏书页中那一片与喧闹、复杂和浮躁之中仍可守的宁静的小天地。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南非的朋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