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 2012年,和于丹一起,重温最美古诗词,回归自在大人生。从解读儒家经典《论语》到赏析中国传统文化最源远流长、普及率最高的古诗词,于丹回归古典文学专业,17年大学授课精髓,厚积薄发,让传统文化的精髓进一步走近大众、走近当下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诗歌蕴藏着人类文明中最深刻的秘密,于丹以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古诗词为线索,结合当代中国人生存现状及精神世界,以其独特的人文风格对中国古诗词意象、风骨、内涵、感悟进行鉴赏解读。以“明月”、“清风”等古诗词常见意象为线索,导向人生大境界的感悟与情怀,通往中国式人生哲学的阴阳平衡、中正平和、天人合一。在全球的现代化语境中,这样的声音和其所抵达的深度有可能为世界文明困境提供一种既高贵古典又清新现代的解法。本作品延续于丹老师的独特风格,通俗、易懂、妙语连珠且能激起读者共鸣。让读者重温中国传统文学和古典哲学的精髓所在,找回心灵深处的宁静之美。 1第第一部分 春风飞扬一部分 春风飞扬 小的时候写作文,老师总是说我们观察得不好,用的意象不足,让我们去学古人。当时只知道照搬照抄别人用过的意象,长大后才明白,我们远离的其实是一份精细的心情。每到春来,还感受得到春意在心中的悸动吗?古人给我们留下这么多首春天的诗词,一点一点打开我们的心门,让我们的心都经历一次苏醒,我们才会恍然惊觉生命深处对光阴的柔情。 第1节:唤醒心中的诗意(代序)(1) 第2节:唤醒心中的诗意(代序)(2) 第3节:唤醒心中的诗意(代序)(3) 第4节:唤醒心中的诗意(代序)(4) 第5节:唤醒心中的诗意(代序)(5) 第6节:引子:一年之计在于春 第7节:岁月在春光中苏醒 第8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1) 第9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2) 第10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3) 第11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1) 第12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2) 第13节: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春之意象之一)(1) 第14节: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春之意象之一)(2) 第15节:春啼呖呖:只道不如归去(春之意象之二)(1) 第16节:春啼呖呖:只道不如归去(春之意象之二)(2) 第17节:春啼呖呖:只道不如归去(春之意象之二)(3) 第18节:春柳依依:挽一段流光赠别离(春之意象之三)(1) 第19节:春柳依依:挽一段流光赠别离(春之意象之三)(2) 第20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1) 第21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2) 第22节:一个人走过的春天(1) 第23节:一个人走过的春天(2) 第24节:一个人走过的春天(3) 2第二部第二部分 秋思浩荡分 秋思浩荡 我们的生命是可以穿越秋风秋雨去成长的。大地渐近萧瑟,生命趋于凋敝,但是能不能安顿,这是人在流光中的一段自持。人可以伤春,可以悲秋,但所有的春恨秋愁走过之后,我们的心被春花秋月涤荡得宁静宽广。这才是诗词各种意象拂过心灵留下的真正意味。 第25节:引子:怅望千秋一洒泪(1) 第26节:引子:怅望千秋一洒泪(2) 第27节: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1) 第28节: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2) 第29节:多情哪堪清秋节(1) 第30节:多情哪堪清秋节(2) 第31节:多情哪堪清秋节(3) 第32节:绿荷凝恨背西风(秋之意象之一)(1) 第33节:绿荷凝恨背西风(秋之意象之一)(2) 第34节: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秋之意象之二)(1) 第35节: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秋之意象之二)(2) 第36节: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秋之意象之二)(3) 第37节:秋色天涯:寂寂江山摇落处(1) 第38节:秋色天涯:寂寂江山摇落处(2) 第39节: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 第40节: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2) 第41节:秋风之约:便引诗情到碧霄(1) 第42节:秋风之约:便引诗情到碧霄(2) 第43节:秋风之约:便引诗情到碧霄(3) 第44节:天凉好个秋(1) 第45节:天凉好个秋(2) 3第三部第三部分 明月千古分 明月千古 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一轮明月,每个轮回都有自己的阴晴圆缺。欧阳修说得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人生多情,风月只是转移了我们的情思,给了我们一种寄托。明月这个意象高悬在诗坛上空,中国人从古至今保持着对它温柔的狂热,因为它对我们每个人都很公平,入心入怀,成为我们生命中恒久相伴的诗意。 第46节:引子:江月何年初照人(1) 第47节:引子:江月何年初照人(2) 第48节:向明月学一颗平常心(1) 第49节:向明月学一颗平常心(2) 第50节: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1) 第51节: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2) 第52节:天若有

文档评论(0)

精华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1102215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