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味精发酵课程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程名称生物工程设备课程设计 题目名称m3味精发酵 学生学院 专业班级 学 号 同组成员:陈卓 丁静 朱志敏 指导教师设备结构及主要尺寸的确定(D、H、HL、V、VL、Di等); 通风量的计算; 搅拌功率计算与电机的选择; 传热面积及冷却水用量的计算 三、发酵生产工艺及流程(发酵菌株、生产条件、原料、工艺流程等) 4.1味精生产工艺 4.1.1 发酵菌株[3] 现有谷氨酸生产菌分属于棒状杆菌属、短杆菌属、小杆菌属及节杆菌属。目前工业上应用的谷氨酸产生菌有谷氨酸棒状杆菌、乳糖发酵短杆菌、散枝短杆菌、黄色短杆菌、噬氨短杆菌等。目前国内各味精厂所使用的谷氨酸生产菌主要有(1)纯齿棒状杆菌AS1.542及其诱变株B9、B9-17-36、F-263等菌株;(2)天津短杆菌T613、及其诱变株FM-415、CMTC6282、S9114等菌株;(3)北京棒杆菌AS1.229及其诱变株D110等菌株。 4.1.2 生产原料 谷氨酸生产时发酵原料的选择原则[4]:首先考虑菌体生长繁殖的营养;考虑到有利于谷氨酸的大量积累;还要考虑原料丰富,价格便宜;发酵周期短,产品易提取等因素。目前谷氨酸生产上多采用尿素为氮源,采用分批流加,以生物素为生长因子。国内大多数厂家用淀粉为发酵原料,主要有玉米、小麦、甘薯、大米等,其中甘薯的淀粉最为常用。少数厂家用糖蜜为发酵原料,主要有甘蔗糖蜜、甜菜糖蜜。 4.1.3 培养基制备[5] 斜面培养基:葡萄糖0.1%、牛肉膏0.5%、蛋白胨1.0%、氯化钠0.5%、琼脂2.0%、PH7.0~7.2。 一级种子培养基:葡萄糖2.5%、尿素0.6%、KH2PO4 0.1%、MgSO4?7H2O 0.04%、玉 米.3~3.0ml、pH7.0。 二级种子培养基:水解糖12~14%、尿素0.5~0.8%、玉米浆0.5~0.6ml、KH2PO4 0.1~0.2%、MgSO4?7H2O 0.04%、pH7.0。 发酵培养基:水解糖12~14、尿素0.5~0.8%、玉米浆0.6ml、MgSO4?7H2O 0.06%、KCl 0.05%、Na2HPO4 0.17%、pH7.0。 4.1.4 味精发酵生产影响条件 (1)氧,谷氨酸产生菌是好氧菌,通风和搅拌不仅会影响菌种对氮源和碳源的利用率,而且会影响发酵周期和谷氨酸的合成量。尤其是在发酵后期,加大通气量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2)温度,菌种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32℃。当菌体生长到稳定期,适当提高温度有利于产酸,因此,在发酵后期,可将温度提高到34~37℃。(3)pH,谷氨酸产生菌发酵的最适pH在7.0~8.0。但在发酵过程中,随着营养物质的利用,代谢产物的积累,培养液的pH会不断变化。如随着氮源的利用,放出氨,pH会上升;当糖被利用生成有机酸时,pH会下降。(4)磷酸盐,它是谷氨酸发酵过程中必需的,但浓度不能过高,否则会转向缬氨酸发酵。发酵结束后,常用离子交换树脂法等进行提取。(5)生物素,当生物素缺乏时,菌种生长十分缓慢;当生物素过量时,则转为乳酸发酵。因此,一般将生物素控制在亚适量条件下,才能得到高产量的谷氨酸。 4.1.5 味精生产工艺概述[6] 味精生产全过程可划分为四个工艺阶段: 1 原料的预处理及淀粉水解糖的制备; 2 种子扩大培养及谷氨酸发酵; 3 谷氨酸的提取; 4 谷氨酸制取味精及味精成品加工。与这四个工艺阶段相对应味精生产厂家一般都设置了糖化车间、发酵车间、提取车间和精制车间作为主要生产车间。另外,为保障生产过程中对蒸汽的需求,同时还设置了动力车间,利用锅炉燃烧产生蒸汽,并通过供气管路输送到各个生产需求部位。为保障全厂生产用水,还要设置供水站。所供的水经消毒、过滤系统处理,通过供水管路输送到各个生产需求部位。味精发酵法生产的总工艺流程 5、发酵罐主要设计条件(发酵罐主要部件尺寸的设计计算结果) 5、罐体几何尺寸的确定、罐体主要部件尺寸的设计计算 5.1发酵罐主要设计条件及主要技术指标 根据常识,一个良好的发酵罐应满足下列要求:①结构严密,经得起蒸汽的反复灭菌,内壁光滑,耐腐性好,以利于灭菌彻底和减小金属离子对生物反应的影响;②有良好的气-液-固接触和混合性能以及高效的热量、质量、动量传递性能;③在保持生物反应要求的前提下,降低能耗;④有良好的热量交换性能,以维持生物反应最是温度;⑤有可行的管道比例和仪表控制,适用于灭菌操作和自动化控制。 5.2罐体选型、几何尺寸的确定、罐体主要部件尺寸、生产能力的设计计算 5.2.2.1发酵罐容积的确定: 初步选用公称容积为100m3的发酵罐。 公称体积 V--罐的筒身(圆柱)体积和底封头体积之和 全 体 积V0--公称体积和上封头体积之和。 封头体积近似公式: 假设,根据设计条件发酵罐的公称体积艺根据工

文档评论(0)

光光文挡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