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武汉工程大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 工业催化与煤化工 班级 01班 学生姓名 覃 敏
发题时间: 2013 年 6 月 17 日
一、课题名称
乙醇-水分离过程板式精馏塔设计
二、课题条件
参考文献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柴诚敬,刘国维,李阿娜.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贾绍义,柴诚敬.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王国胜.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匡国柱,史启才.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上海医药设计院. 化工工艺设计手册(上、下).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6
阮奇,叶长,黄诗煌. 化工原理优化设计与解题指南.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9
化工设备技术全书编辑委员会. 化工设备全书—塔设备设计.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邹兰,阎传智. 化工工艺工程设计. 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
李功祥,陈兰英,崔英德. 常用化工单元设备设计.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童景山, 李敬流体热物理性质的计算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2马沛生化工数据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3靳士兰, 邢凤兰 化工制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汤景凝石油大学出版社
2 操作回流比和理论塔板数的确定。
3 计算精馏段、提馏段的塔板效率,确定实际塔板数。
4 估算塔径。
5 板式塔的工艺尺寸计算,包括溢流装置与塔板的设计计算。
6 塔板的流体力学性能校核,包括板压力降、液面落差、液沫夹带、漏液及液泛的校核。
7 绘制塔板的负荷性能图。塔板的负荷性能图由液相负荷下限线、液相负荷上限线、漏液线、液沫夹带线和溢流液泛线确定。
8 塔的结构确定,包括塔体结构与塔板结构。
塔体结构:塔顶空间,塔底空间,人孔(手孔),支座,封头,塔高等。
塔板结构:采用分块式塔板还是整块式塔板。
9 塔的附属设备选型,包括塔顶冷凝器,原料预热器的换热面积与泵的选型(视情况而定)。
10 精馏塔各接管尺寸的确定。
11 绘制精馏塔系统工艺流程图。
12 绘制精馏塔装配图。
13 编写设计说明书。
14计算机要求:CAD绘图等。
15 英语要求:撰写英文摘要。
16 设计说明书要求:逻辑清楚,层次分明,书写工整,独立完成。
四、设计所需技术参数
1. 设计条件
在一常压操作的连续板式精馏塔(自选塔板类型)内分离乙醇-水混合物,间接蒸汽加热。生产能力和产品的质量要求见下表。
处理量/wt.a-1 料液组成
(质量分数)/% 塔顶产品
(质量分数)/% 塔顶产品收率 4.0 50 92.5 0.99
操作条件:①塔顶压力:4kPa(表压);② 进料热状态:自选;③ 回流比:自选;④ 单板压降 ≤0.7kPa。
工作日:每年300天,每天24小时。
2. 设计所需基础数据
物性数据:液相粘度、液相表面张力、汽液相密度、气体热容、汽化潜热等。
相平衡数据:常压下乙醇-水二元物系的气液相平衡数据。
五、设计说明书内容
1 设计任务书
2 目录(标出页码)
3 前言
4 设计方案论证
5 按设计任务顺序说明
6 设计结果汇总
7 结语包括设计体会、收获、评述、建议、致谢等
8 参考文献
六、进度计划
1 设计动员,下达设计任务书 0.5天
2 搜集资料,阅读教材,拟订设计进度 0.5天
3 设计计算 (包括电算) 4天
4 绘图 2天
5 整理设计资料,撰写设计说明书 2天
6 设计小结及答辩 1天
指导教师签名: 蔡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徐志高
2013年 6 月 17 日 2013 年 6 月 17 日
目 录
摘要 - 5 -
Abstract - 5 -
第一章 前言 - 6 -
第二章 设计方案简介 - 7 -
2.1操作条件的确定 - 7 -
2.1.1装置流程的确定 - 7 -
2.1.2操作压力 - 7 -
2.1.3进料状态 - 8 -
2.1.4加热方式 - 8 -
2.1.5冷却剂与出口温度 - 8 -
2.1.6回流比的选择 - 8 -
2.1.7热能的利用 - 9 -
2.2确定设计方案的原则 - 9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