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第八集:忧虑资料.docVIP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互联网时代 第八集·忧虑 塞纳河中分巴黎而过,它的右岸凝结着奢华与宏大,它的左岸汇聚了叛逆与思辨。左岸的巴黎第一大学近旁,矗立着一座古希腊风格的圣殿:先贤祠。 永生的烛火灯影里,安眠着七十二位法兰西高贵的灵魂。这些伟人中间,两位先哲占据着最显耀的位置。他们比邻而居,相安无事,共享世荣,他们生前却针锋相对,唇枪舌剑,至死方休。伏尔泰鼓吹科级与进步,他锲而不舍地描绘着技术文明的进步带给人类前所未有的快乐与幸福。他宣称,启蒙的旗帜是理性,启蒙的基石是进步。 卢梭被后人称为自然之子,终生的信奉则截然相反,他坚定的认为,理性是感性的压抑,进步是人与自然的背离。科学和艺术的进步必将导致人性的普遍退化。飘荡在法国启蒙运动上空,这场关于人类命运的持久争论,没有对错,没有结论,没有胜利者或屈服者。 互联网技术一旦离开实验室,踏进服务公众的现代市场,它积聚财富,成全公司,树立英雄的能量,让过去历史上所有的成功者黯然失色。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全球舞台上,谷歌与脸谱是优势竞争者的代表。不论谷歌还是脸谱,他们的道德形象不再像曾经的公司那样单纯,一方面他们是新时代智慧的峰巅,他们是人类史上最普遍服务的开创者,他们是全球优秀青年向往的就业目的地;另一方面,他们是人类史上最普遍的侵犯者,他们是诉讼台上最频繁的被告,他们是公众爱与恨的共同焦点。 “谷歌旗下的G-mail邮箱因为扫描用户数据被起诉”。2004年,雄心勃勃的谷歌还在它上市的路演途中,就迎来了它的第一场国际控诉,从此之后,谷歌的每一次技术创新,几乎都伴随着相应的民事诉讼,谷歌在地球上的每一次服务扩张,几乎都同时迎来法庭上的新对手,这个曾经宣称用不作恶的公司,在内部设立了专门的隐私政策机构,和全球隐私顾问,范围涵盖所有谷歌产品。这个能量笼罩了全球的公司,也创造了它诉讼路途上的新景观。在英国,上千万认为谷歌跟踪了自己在线行为的受害者,将形成人类史上最大的集体诉讼。在欧洲六个国家的数据保护机构,同时向谷歌展开联合法律调查,这是人类史上少有的由数个国家向同一家公司发起的法律挑战。 “脸谱将它的用户的隐私信息卖给商家,将遭到起诉”。脸谱迎来它第一场侵犯隐私的诉讼是在2007年,这个后来的崛起者,在诉讼场上创造的奇迹,绝不亚于谷歌。2012年被判向用户集体赔偿两千万美元,而在上市前几小时,又遭遇可能高达一百五十亿美元的集体索赔。 伴随诉讼成长的新时代宠儿们,已经具备了充分的新时代的市场理性,他们会在公司的经营计划中为败诉赔偿准备专门的预算,这意味着与既定法律,与既定社会秩序的冲撞,已是这些公司预计之内的成本。这些涉及主体,远远超越谷歌和脸谱,几乎笼罩所有国际化网络公司的法律诉讼,绝大多数起因都源于突然显赫的国际词汇:隐私。 “像谷歌和脸谱这样的公司,它们唯一能够赚钱的方式,就是披露人们的个性,更多挖掘人们的个人信息,及时找到与他们个人信息相关的邮件或者短信信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我们就失去了匿名的自由。” ——理查德·桑内特(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教授) 即使最穷的人,在他的小屋里,也能够对抗国王的权威。屋子可能很破旧,屋顶可能摇摇欲坠,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可以淋进这所房子,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也不敢跨过这间破房子的门槛。这是二百五十年前,英国首相老威廉·皮特在国会的一次演讲,日后在西方演化为“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个人权利格言。 1936年,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访问康华尔矿区,国王站在一座破旧房屋的门口,恭问主人:我能进来么?贫民和国王都熟知这条知名的格言。 在佩剑作为个人武器的岁月里,1832至1835年的三年间,仅在巴黎就有一百八十多起由记者们参与的决斗事件,其中将近四分之一的参与者永远的倒毙在这力量的,更是精神的交锋中。决斗的起因,大都出于个人的隐私被触动或侵犯。 美国独立战争的发端地——波士顿,是现代隐私权概念的原产地。1890年的一个夏夜,身为参议员女儿的华伦夫人,在家中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社交宴会。次日早上,当她从甜蜜满足的酣睡中醒来,却在波士顿当地的《星期六晚报》上看到她在宴会上一些让人尴尬的细节。愤怒者的行动是历史性的,她的丈夫,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的波士顿报业巨子山缪·华伦与自己的同学,日后成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刘易斯?布兰迪共同撰写了《隐私权》一文。并发表在1890年12月出刊的《哈佛法学评论》上,这是隐私权概念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首次出现。 “我们需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假如想想你自己的曾祖父母,例如我的曾祖父母,他们住在小村庄里,他们根本没有隐私可言,所有人都知道每个人的每件事,当然,隐私是和大城市相关联的,确切的说是和匿名相关,不是我们有隐私,而是没有人知道我们,因此我们的隐私就得到了保护。我们就像是树林里的叶子。” ——卢恰诺·弗洛里迪(英国牛津大学互

文档评论(0)

光光文挡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