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理学复习2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在碱性尿液中弱碱性药物( ) A. 解离多,重吸收少,排泄快 B. 解离少,重吸收少,排泄快 C. 解离多,重吸收多,排泄快 D. 解离少,重吸收多,排泄慢 E. 解离多,重吸收少,排泄慢 2.有关药物血浆半衰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是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B. 血浆半衰期能反映体内药量的消除速度 C. 血浆半衰期在临床中可作为调节给药方案的参数 D. 1次给药后,约4-5个半衰期已基本消除 E. 血浆半衰期的长短主要反映病人肝功能的改变 3.生物利用度检验的3个重要参数是( ) A. AUC、Css、Vd B. AUC、Tmax、Cmax C. Tmax、Cmax、Vd D. AUC、Tmax、Css E. Cmax、Vd、Css 4.下列给药途径,按吸收速度快慢排列正确的是( ) A. 吸入舌下口服肌注 B. 吸入舌下肌注皮下 C. 舌下吸入肌注口服 D. 舌下吸入口服皮下 E. 直肠舌下肌注皮下 5.血浆白蛋白与药物发生结合后,正确的描述是( ) A. 药物与血浆白蛋白结合是不可逆的 B. 药物暂时失去药理学活性 C.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不利于药物的吸收 D. 肝硬化等状态不影响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E.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药效作用时间缩短 6.对于给药方式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胃肠道给药存在着首过效应 B. 舌下给药存在明显的首过效应 C. 直肠给药有可能避开首过效应 D. 肌肉注射没有首过效应 E. 静脉给药无首过效应 7.药物与受体特异性结合后,产生激动或阻断效应取决于( ) A. 药物作用的强度 B. 药物剂量的大小 C. 药物的脂溶性 D. 药物的内在活性 E. 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 8. 缓释制剂的目的是( ) A. 控制药物按照零级动力学恒速释放,恒速吸收 B. 控制药物缓慢溶解、吸收和分布,使药物缓慢达到作用部位 C. 阻止药物迅速溶出,达到比较稳定而持久的疗效 D. 阻止药物迅速进入血液循环,达到持久的疗效 E. 阻止药物迅速达到作用部位,达到持久疗效 9.老年患者给药剂量一般规定只用成人剂量的( ) A. 1/3 B. 1/2 C. 2/5 D. 3/4 E. 3/5 10.新药临床试验应遵循下面哪个质量规范( ) A. GLP B. GCP C. GMP D. GSP E. ISO 11.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为( ) A. I期临床试验 B. II期临床试验 C. III期临床试验 D. IV期临床试验 E. 扩大临床试验 12.对新药临床II期试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目的是确定药物的疗效适应症和毒副反应 B. 是在较大范围内进行疗效的评价 C. 是在较大范围内进行安全性评价 D. 也称为补充临床试验 E. 针对小儿、孕妇、哺乳期妇女、老人和肝肾功能不良者的特殊试验 13.关于新药临床试验描述错误的是( ) A. I期临床试验时要进行耐受性试验 B. III期临床试验是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 C. II期临床试验设计应符合代表性、重复性、随机性和合理性原则 D. IV期临床试验即上市后临床试验,又称上市后监察 E. 临床试验最低病例要求:I期20-50例,II期100例,III期300例,IV期2000例 14.下列哪种药物应用于新生儿科会引起灰婴综合征( ) A. 庆大霉素 B. 氯霉素 C. 甲硝唑 D. 青霉素 E. 氧氟沙星 15.下列不是哺乳期禁用药物的是( ) A. 抗肿瘤药 B. 锂制剂 C. 头孢菌素类 D. 抗甲状腺药 E. 喹诺酮类 16.下列关于老年患者用药基本原则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可用可不用的药以不用为好 B. 宜选用缓、控释药物制剂 C. 用药期间注意食物的选择 D. 尽量简化治疗方案 E. 注意饮食的合理选择和搭配 17. 关于联合用药描述正确的是( ) A. 联合用药的意义在于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B.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随着联合用药的种类和数量的增多而减少 C. 联合用药的结果主要是药效学方面出现增强作用 D. 氨基苷类抗生素之间联合用药可提高疗效 E.

文档评论(0)

三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