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打垮德国空军?西欧空战转折点:死神现身解析.docVIP

谁打垮德国空军?西欧空战转折点:死神现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谁打垮德国空军?西欧空战转折点:死神现身 1943年下半年,西欧上空的血腥搏杀已经持续了4年。从1942年起,美国陆军航空队的四发动机重轰炸机群开始从英国基地出发,以其毁灭性的力量打击欧洲大陆上的德国军事和工业目标,以此来彻底摧毁德国的战争潜力、缩短战争的进程。我们需要护航 随着美军轰炸机群活动的加剧,德国人不得不重视起本土昼间空防来。许多战斗机部队从各个战线调回了本土,各种对付轰炸机的战术战法也发展起来。最初德军飞行员往往畏惧于B-17、B-24机群强大的自卫火力,又缺乏攻击大编队重轰炸机群的经验,所以损失不小,战果却不大。但随着战斗经验的增多,德军也逐步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攻击方法,例如利用美军机群正面薄弱火力的“12点方向对头攻击”、用以粉碎美军密集机群的250公斤炸弹“空对空轰炸”、使用代号为WFr. Gr. 21(Werfer-Granate 21)的210mm空对空火箭发射器攻击机群等。 1943年7月,在汉堡空袭中被击落的美军B-17轰炸机,下方是阵亡的乘员。 重装甲防护以突破美军火力网的Fw 190(Focke-Wolf190)战斗机及吊挂多种重型武器的双发重型战斗机也给美军机群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在这样的压力下,美军的损失逐步上升到了不能承受的地步:1943年7月28日,77架 B-17架“空中堡垒”(Flying Fortress)前去袭击卡塞尔-维岑豪森和马格德堡的Fw 190战斗机工厂,结果先在德国边境遭到了德国空军JG11联队的“空对空轰炸”,随后又在与敌战斗机的空战里遭到了更大的损失,共有22架轰炸机被击落,还不包 括带伤返回英国的。1943年7月美军轰炸机的战损率高达12-15%;随后的8月17日第一次对施威因富特-里根斯堡的空袭中,363架派出的轰炸机中被击落60架,而德机只损失了25架。这次空战中有大量携带火箭弹和重型火力的德军单发及双发战斗机参加,凶猛的攻击让盟军轰炸机飞行员们不寒而栗。 同年10月14日,美国陆军第8航空队遭到了迄今为止最为沉重的打击:在那个被称为“黑色星期四”的日子里,291架再次空袭施威因富特轴承工厂的B-17轰炸机在飞越海峡后遭受到了不停顿的波状战斗机攻击,长达3个多小时的空战里,德军击落了60架美国四发动机重轰炸机,另有17架飞机在回到英国基地后报废,121架飞机需要进行修理后才能继续执行任务。空勤人员损失率高达27.6%,这意味着如果此类情况持续下去,没有任何空勤人员可以保证在执行5次任务后还能存活下来!而按照美军的规定,只有在欧洲大陆上空执行过25次任务以后的空 勤人员才可以退出一线服役。经历了这段时间的惨痛打击,美军被迫中止了所有超出当时护航战斗机航程范围 的空袭行动。只要德军还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组织战斗机群的拦截行动,那么继续四发动机重轰炸机群的空袭行动就如同“驱羊入虎口”一般。 一架“倒栽葱”的美国轰炸机,超出当时盟军战斗机护航范围以外的轰炸行动等于是“羊入虎口”。 在美军对德国大规模空袭行动刚开始时,能为轰炸机群提供护航的只有空中老将、曾被誉为“不列颠救星”的喷火式(Spitfire)战斗机。但它同时也是一个“短腿者”,只能把机群护送过海峡,最远到巴黎附近就要返航了。1943年4月,P-47雷电式(Thunderbolt)战斗机加入了美军的 战斗机护航部队。起初它的航程并不比喷火式长多少,但后来开发的一系列副油箱逐渐延长了它的作战范围——7月投入使用的70加仑腹部油箱使它的航程达到340英哩,随后使用的108加仑可抛弃式副油箱使航程增加到了375英哩以上、即远至汉堡一线。1944年初,P-47凭借其强大的外挂能力开始同时在翼下挂载两具150加仑副油箱,终于使航程达到了425英哩,能为轰炸机群在整个航程的大多数时候提供随伴护航(以上资料来自詹姆 斯?H?杜立特的回忆录《我不会再次这样幸运》)。但战斗机挂载副油箱也严重恶化了其飞行性能,造成“飞得远就要避战、战斗就飞不远”的两难局面。而且P-47的爬升和转弯格斗性能较差,使得它更适合承担攻击任务而不是护航职责。 当时美军另一种主力战斗机是P-38闪电(Lightning),外号“双身恶魔”的这种单座战斗机有着欧洲战场急需的航程和火力优势,可惜巨大的机体使其灵活性欠佳,大多数德国单发战斗机飞行员并不畏惧卷入一场与此类飞机的格斗空战。著名的德国老牌战斗机尖兵、战斗机部队总监阿道夫?加兰德将军就认为P-38是美国版的“梅塞施米特Me? 110”(Messerschmitt),在战斗中并不很难对付。一架能够综合以上所有飞机优点的远端战斗机成为欧洲西线空中战场的头号必需品。于是, P-51野马式(Mustang)战斗机出场了——凭借其在当时绝对首屈一指的性能均衡性,尤其是它卓越的航程和令人瞠目的续航力,使它成为了盟国

文档评论(0)

三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