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判》戏评讲解.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陆判》戏评 李希今 本文论述的六个《陆判》戏,笔者认为全是聊斋戏。对聊斋戏的界定,一是故事源与《聊斋志异》,二是改编成的剧本必须能供演员在舞台上演出。既然写的是戏,就得按编戏的艺术规律去改编。无“戏”可看,就称不上是戏了。所以“描红”法的改编决不可取。而随着越来越多的“题材改造”的聊斋戏的问世,能广被认可。却是未必然。因此,文中所涉及的六个《陆判》戏,仅供改编者、研究者作一参考。下面先将本人收集的六个《陆判》戏开个清单。 传统戏: 1.《陆判》(河北梆子) 2.《十王庙》(华剧) 3.《十王庙》(秦腔) 4.《十王庙》(川剧) 新编戏: 1.《人鬼鉴》(京剧) 2.《换心记》(京剧) 蒲松龄的《陆判》,写的是慷慨豪爽、诚以助人,又不失原则的冥间陆判与狂放不羁,虽质愚钝却品格端正的书生朱尔旦结成鲍管之交的故事。陆判,乃陵阳十王庙内一尊木头雕成、立于左廊中的阴曹判官。自受待人热情、诚恳的书生朱尔旦之邀,木雕神鬼复活为人的陆判,竟自此成了朱家的常客。在易盏交酬、论文谈心之间,陆判不仅为朱生剖胸易心,使其由拙变慧,而且应朱生的请求,为贤德的朱妻断颈换头,使其由 变 。尽管“易首”使吴公“讼之”郡守,然而陆判以吴女拖梦于其父母之作,既还了朱生的清白,又使吴、朱两家结为翁婿。后来,朱生欲请陆判救以死命,陆判在维守天则而拒之的同时,仍不忘开导朱生该以豁达人看生死,使友坦然走完他的人生旅程。 《陆判》(河北梆子)口述者:佚名 通观剧名延用原篇的这个剧本,总的感觉是名不符实为次,立意不清是要害所在。以下从三个方面做一分析。 其一全剧共分28场,剧中的陆判官即原作中的陆判,原作中的未尔旦改名为朱九苞。虽然陆判官在第二场就出场了,但是只为“今是生讫赛之期,前去鉴(监)查一番”而已。当朱生来到十王庙乞求“神圣早交天慈”时,陆判仅有一句对白:“自然要保佑。”直至这场戏尾,阎王对陆判下令:“于当晚去朱生家,”“与他破纳灵机”,陆判仍又有一句对白:“领法语。” 在28场戏中,陆判分别出场于第2、4、7、25、27、28,共六场戏中。陆判全剧中的动作是:在第4场,陆判为朱生撸了心灵;在第7场,陆判为朱妻撸了   头;在第25场,陆判火烧监狱,救出朱生,叫他去大营剿贼立功;在27场陆判交于大鬼宝剑,命大鬼将其割下的贼首火里滚的首级叫给朱生,然后叫朱生去投功;在第28场中,陆判又以四句 语结束全剧。至于最后一句 语竟是:“水中明月镜中花。”作为剧名的陆判,不仅在全剧中出场的次数比例少,除了为朱妻“撸头”是他的主动行动外,其余所有行动,竟均是奉阎王之首而为。因此,讲这个戏名不真符实,必是自然的了。 那么,作为原作中的另一个主要人物朱生,在这个戏中又居何位呢?可以这样讲:无论是与陆判,还是与剧中其他任务相比,这个该名为朱九苞的人物,其实已成主角,朱生不仅在全剧28场戏中,分别出场于第1、2、3、4、7、9、10、19、25、26、27,28场,共12场戏中,而且无论从朱生这个人物在与剧中人物的主要戏剧冲突中;还是处于剧中主要事件的位置,朱生都居于或明场戏、或暗场戏的中心位置。尤其是剧中朱生为求功名乞神,至剧中朱生如愿以偿,更能表明朱生是剧中主要人物。然而,陆判助朱生的一切行动是受十王庙中的阎王的旨意,朱生的命运又是阎王决定的,所以,与河北梆子这个本子的内容大同小异的华剧本、秦腔本、川剧本的剧名全叫《十王庙》,不是没有道理。 其二,从这个剧本的结构看,这个剧的主体是从第八场,陆判为朱妻“换头”后,直至剧终第28场,共21场戏。剧情集中围绕吴翰林之女被害后,头颅失踪,知县为破这个“无头案”展开的。而与此案有关的朱、吴、花三个家中的众多人,他们为其自身利益,于是他们之间产生了一系列的戏剧冲突和感情纠葛。这样一来,“戏”倒是满热闹,尤其吴女头的朱妻,吴女魂的花晓云参与其中,忽而阳世,忽而阴间,越发令“无头案”扑朔迷离;然而,待看完戏后,人们不禁要问:这出戏究竟要表现什么?其实这个问题与“结构”有直接关系。明末清初的著名戏剧活动家、剧作家、戏剧理论家李渔在他的《闲情偶寄》中,把“立主脑”列入谈结构的篇章之中。当代著名戏剧作家范钧宏也讲:“作者立意(主题思想)是结构的灵魂”,可见结构和立意是不可分割的。着个戏所以给人有立意不明之感,正是与它的结构有直接关系。原作中的中心事件:“换心”与“换头”,在这出戏里,“换心”仅仅一带而过,况且,“换心”并未直接给朱生的命运带来什么影响。“换头”则不然,在总共28场戏中有21场戏,就是揭示“换头”带来“无头案”的被侦破的全过程。因此,该剧写成了刑侦戏。当然,刑侦戏也不是不可写。关键是作为剧中主要情节的“无头案”的侦破,从案发、侦破过程,到结案,均在鬼神的主宰下。所以,该戏的这样结构,导致“立意不清的后果也是必然的了”。 其三,将一篇短篇小

文档评论(0)

创业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