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出口长大隧道控制测量监理实施细则讲解.doc

8出口长大隧道控制测量监理实施细则讲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建大理至瑞丽铁路怒江至龙陵段 长大隧道控制测量 中铁二院(成都)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大瑞铁路怒江至龙陵段施工监理二标项目部 新建大理至瑞丽铁路怒江至龙陵段高黎贡山隧道 长大隧道控制测量 编 制: 审 批: 日 期: 中铁二院(成都)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大瑞铁路怒江至龙陵段施工监理二标项目部 二零一五年十二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及特点 3 1、工程概况 3 2、自然及地质概况 4 3、工程特点、重点及难点 6 二、编制依据 6 三、监理工作范围 7 四、监理工作流程 7 1、测量监理工作流程 7 2、监控量测监理控制流程 8 五、监理工作控制要点、目标及手段 9 1、监理监控要点 9 2、隧道工程测量的目标 10 3、隧道工程测量监理手段 11 六、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12 1、监理工作方法 12 2、监理工作的措施 13 七、隧道测量及监控量测的控制重点 14 1、监理监控重点 14 2、隧道工程测量的相关要求 14 3、洞外控制测量的检查内容 16 4、洞内施工测量的检查内容 17 5、隧道线下工程竣工测量 17 6、线路中线贯通测量 17 7、隧道竣工测量 18 8、隧道监控量测 18 八、监理见证、旁站具体部位及工序 22 1、旁站监理人员的职责 23 2、旁站监理程序 23 一、工程概况及特点 1、工程概况 大理至瑞丽铁路位于云南省西部地区,东起广大铁路终点大理站,向西经永平、保山、芒市等市县跨越漾濞江、顺濞河、银江大河、澜沧江、怒江、瑞丽江等大江大河西至瑞丽线路全长330.077km其中怒江至龙陵段长33.234km。高黎贡山隧道工区TBM施工段为正洞出口D1K213+500~D1K226+840段13.34kmTBM掘进段分为三段施工分别为D1K213+580~D1K220+080(6500m)、D1K220+230~D1K220+930(700m)、D1K221+080~D1K225+950(4870m)共计12070m平导PDZK215+25~0PDZK226+838段11.58kmTBM掘进段分为三段施工分别为PDZK215+320~PDZK220+080(4760m)、PDZK220+170~PDZK220+930(760m)、PDZK221+020~PDZK225+915(4895m)共计10415m。其中TBM施工困难段及洞口段均采用钻爆法施工,TBM步进通过,正洞TBM直径为9.0m,平导TBM直径为5.6m。 2、自然及地质概况 (1)地理及地貌 怒江至龙陵段位于云南高原西部边缘,属怒山余脉及高黎贡山脉南延段,为构造剥蚀深切割高中山峡谷地貌,地势北东高,南西低,山脉大体为南北走向,地表沟谷纵横,地形起伏大,山脉、河流相间。地面高程640~2340m,相对高差约1700m,地形起伏大。 (2)气象特征 怒江至龙陵段受太平洋、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常春 ,属热带~亚热带高原型湿润季风气候。由于纬度低且在短距离内地形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变化显著、干湿季节分明,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特点。从北东至南西多年平均降雨量从1100~1200mm至2000~2300mm,年平均蒸发量从1600mm至1700mm,多年平均气温从15℃至19.5℃。最高气温从25℃至32.7℃,最低-4.9℃。蒸发量、气温随高程增加而降低,降雨量则随之增大。降雨量还随季节的不同而变化,其中80%集中在5~10月,这期间也是山洪、泥石流 、滑坡、崩塌等自然灾害高发期,其余月份为平水期及旱季。 (3)水文特征 1)地表水主要为江水、水库水及沟槽内流水。沿线河流基本为由北向南流的国际河流,属印度洋水系。主要有怒江(缅甸境内称萨尔温江)、龙川江 (进入瑞丽为瑞丽江,缅甸境内称伊洛瓦底江)、芒市河(龙川江支流)等主要河流。沿线其余众多的山间沟槽为季节性水流,水量受季节控制,雨季水量猛涨且浑浊,旱季水少且清澈,水流部分用于农田灌溉。沟槽各山岭之间,汇集山坡面雨季时的面流、线流及上游出露及坡脚渗出的地下水,通过各分支流向低洼处排泄,最终汇集于各江河。坡面冲沟及小沟槽流水受季节控制,通常是雨季汇水,旱季水枯。地表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及地下水的补给。 2)地下水在不同的地质构造单元,有不同的特征,地下水类型主要有孔隙水、基岩裂隙潜水、断裂带水、岩溶水等。测区分布碳酸岩、碎屑岩、变质岩 ,含水构造多被断裂破坏,由于沟谷深切,构造裂隙、风化裂隙、断层裂隙发育,有利于降水入渗,尤其在向斜核部、断裂破碎带、影响带及构造交汇部位 ,由于裂隙连通性好,基岩裂隙水、岩溶水较丰富。预测隧道正常涌水量122000 m3/d ,隧道最大涌水量按183000 m3

文档评论(0)

钱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