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高考试题及2005高考化学复习策略讲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引子: 只有熟悉高考的历史变化 才能清楚认识高考的变革 只有认识高考的变革轨迹 才能真正理解高考的现实 只有理解高考的现实状况 才能准确预见高考的发展 只有预见高考的发展方向 才能正确决断备考的策略 2007年高考试题分析及2008年高考化学复习策略 陕西省教育厅教材审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陕西省西安中学教研室化学教研员 张根宝 第一部分 对2007年高考理综试卷(陕西用)的分析 特征一:突出能力 目前,全国及各省市的地方命题仍坚持以能力立意、而不是知识立意的宗旨,遵循大纲,突出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应用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避免死记硬背,力求彰显时代性、开放性、地方性、创新性。 以中学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的单质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知识为载体突出对多种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的考查。 特征二:试题结构稳中有变,难度有所降低 2007年理综新课程卷试卷稳中有变。“稳”是综合中仍未出现学科间交叉的“真正融合”,学科界限较为明显,整个试卷为三科知识的“拼盘”;I卷选择题顺序仍为生物(5道)、化学(8道)、物理(8道),且化学选择题仍为8个,Ⅱ卷中物理题仍为4道大题,化学4道大题,生物2道大题。总题量共31题,Ⅱ卷共10题,试卷长度缩短(从04年开始,03年为二卷12道题);Ⅱ卷题序有较大的变化,现在为物理、化学、生物(原为生物、化学、物理)各科分值也有较大变化,物理由110分增为120分,化学由110分减为108分,生物由80分减为72分;变化①化学试题由原来的高层次、多综合、多新意题型变为现在的低层次、少综合、重基础灵活而凸显能力的题型甚至是传统题型,大大降低了试题的难度,加强了双基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注意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变化②基本计算能力要求有所提高(题量加大07年的试题中选择题中有四道题跟计算有关,但都不难)、变化③3+2时期的接口实验题又出现在卷面上(这也是变的表现),变化④氧化还原反应题目数量和占分比例有加大的趋向,变化⑤实验题量和占分比例有减小趋势,变化⑥化学用语、化学实验的规范化书面表达要求有所提高,变化⑦元素推断题和物质推断题同时出现的命题几率在增大(上海已属于固定模式)。 这种考试变革方向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从题海中挣脱出来,从应试教育的怪圈中走出来,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3+2”以来的有机、实验基础题、能力命题的思路、模式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包括无机理论的考查、无机部分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考查也无大的变化〈无机推断、有机推断、能力实验等类问题仍然出现在各类新课程卷中〉这也是“稳”的表现——稳定①。 II卷中三足鼎立的命题分析: 一.无机推断: 元素推断 06 (26) 07 (26) 物质推断 04(26) 05 (26) (28无机有机) 06 (27) 07 (27) 背景离子反应 阴阳离子判断 04 (29) 07(27)离子反应 二.有机命题 (1)一卷:04年一卷10题(心酮胺)06年一卷12题(茉莉醛)[05、07一卷没有有机问题-陌生有机物熟悉官能团] (2)二卷: 04年——(27)对羟基苯甲酸为核心的羧酸、酚、醛等衍生物问题 05年——(29)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为核心的醇、羧酸、酯等烃衍生物问题 06年——(29)萨罗问题,醇、醛、羧酸、酯等衍生物问题 07年——(29)有机物A为龙头的有机框图推断题(醇、醛、羧酸、酯等衍生物问题) 综上所述,历年来的有机能力题基本上围绕烃的衍生物的结构、名称、性质、反应、同分异构、相互转化的稳定,同时旨在考查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的命题模式基本保持不变,这也是我们要训练的重点所在,此为稳定②。 三.实验命题 04年——气密性检验的漏气问题(附有图象) 05年——物质鉴别类问题(高三化学教材88页示例5)[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06年——Na2O2作为供氧剂(有图)[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07年——水煤气成分的确证问题(设计类、接口实验、化学用语、书面表达,有图) 对历年来的能力实验的统计分析,我们应该加强对学生规范化实验、规范化书面表达很重要(可称其为实验报告类命题),这也应该是稳定之所在或叫稳中有变这为稳定③。 各种新课程卷的难度大约在(0·55~0·65)(难度——答对率) 特征三 突出对化学知识主干的考查(重点) 从知识范围来看,试题仍然紧扣大纲要求,即注意知识的覆盖面(这一点跟旧课程卷有明显的区别),又重视重点知识的考查,特别突出对本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 单纯考查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几乎没有,对中学化学的概念和原理等基础知识进行了有重点的考查,包括: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第28题——元素推断)、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第8、9题)

文档评论(0)

钱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