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藏对照丹珠尔所载因明部目录及简述
宝僧
一、关于已有的藏文丹珠尔所藏因明文献目录概况
据目前所见数据记载,藏文丹珠尔中的因明部目录盖有六部。其中两部是纯藏文本的,它们分别为:德格版藏文丹珠尔目录和大藏经对勘局汇编的藏文丹珠尔目录[];另有三部分别是黄显明、杨化群和孙文景编译的藏文丹珠尔因明文献目录中文译名汇编;还有一部是日本大谷大学汇编的北京版的丹珠尔影印版中所摄录的日文目录。在这六部目录之中,原德格版的目录汇编由于仅仅是粗略指示因明部所在函帙号数的一个最简单指引,实质上算不上一个有参考价值的目录。而大藏经对勘汇编的藏文丹珠尔目录中纪录了德格版、北京版、奈塘版、卓尼版等共四个版本的目录对勘。其精细程度及至章回所在页号,仅次于日本大谷大学所编的目录,却有比日本人所作目录多出了奈塘和卓尼两个版本的对照。在汉译丹珠尔因明部目录中,有黄显明、杨化群和孙景文三位先生分别编译过。他们所译目录都依德格版为蓝本。黄显明、孙景文的目录中比杨化群所译多出了抄写的藏文原文对照。然而,这三个汉译本所及的细节最细者亦仅就书名所在卷帙,且只标明作者,没有译者的资料。
二、本目录的概况及比较简述
本文所载的目录正是在上述的基础上完成的一个最新的也是综合长处的藏汉对照丹珠尔因明部目录。考虑到德格版在西藏大藏经各种刻本中最晚出也最完善,特别考虑到德格版是目前图书市场的主要流通本,故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本目录以德格版为主,参照对比北京版和奈塘版。各章节列举页号详细至卷号的页码。对比上文提到的过去的汉译丹珠尔所载因明目录,本目录无论在精细度和比较版本方面都比现有的译本要有较大的提高。即便是与日本大谷大学的版本比较也较其多了北京版和奈塘版的比较。
在与杨化群和孙景文的两个版本比较中,本目录根据北京版增收了第021、061两本。比较之下孙景文的译本计缺书号21、32、49三本;杨化群的译本计缺25、44两本。其中杨化群的译本书号第28中将书名译成《定量论疏第二品释》,但此与我所译可堪比对的第26号来看,其实三品齐全的注释。另外他的第3号有一部所谓《集量论大行者极微甚解释》。此文在现有所有版本(包括所有非德格版)中均未发现,应该是有误,但误从何出,无法猜测。
三、关于本目录应用的简述
本目录的应用除在分辨书名、章回、卷帙上提供对相应印本的检索作用之外,对于综览印度因明著作的全貌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当然,就本目录表面来看,读者似乎仅能从书名、章节名、及篇幅等方面一般性地了解这些因明著作的主要内容及其各自的份量。为了更进一步地从本目录中解读出一些有利于未来因明研究应用的索引,这里将扼要介绍印度因明著作的分类。俄国著名的学者舍尔巴斯基曾经在他的《佛教逻辑》一书中将印度因明著作中对法称著作的主要注疏划分为三个主要的流派,即:一,以王主慧、释迦慧[]、律天等为主要代表的释文派;二,以法上、智吉祥贤[]、商羯罗阿难陀等为主要代表的阐义派;三,以慧源护、胜者、日护、阎摩梨等为主要代表的明教派。这种分法在我所见藏传因明著作中均见有先例,而且,这种分法中未能将寂护和莲花戒的作品包括进去。
在西藏,对古印度因明著作,特别是对法称以后的注释进行了另一种以其各自所持主要哲学观点为线索的划分方式。这种划分主要出自格鲁派如班禅索南扎巴和第一世嘉木漾阿旺尊珠等一些执教大型辩论场教学的大学者的著作中。由于他们对此问题所作的评论观点大致无异,故此以班禅索南扎巴在其《释量论难义释善显(师)及其追随者们认为它应是无体性派的;阿阇梨寂护认为它应是自续中观派的;而天(主慧)、释迦(慧)二人加上法胜三者都认为它应是唯识派的论典的原故”(第6页)
据此,可以将本目录中的著作简要作如下一种分类:
应成中观部:第19、20、22、23、52号作品;
自续中观部:第29、36、63、64号作品;
唯识部:15、18、24、26、27、28、31、33、35、37、38、39、45、46、47、48、50、51、56号作品。
诚然,这种分法目前尚只能作为一种建议,真正能确立这种分类方式还有待今后对各部著作的细研考定。其中,还虽要处理的是如何依格鲁派所定四部宗义的定义区别,确立这些分类的可能标准。由此甚至可以引伸到探究法称的因明著作中许不许外境自相成就等哲学议题的讨论。
四、小结
综上所述,本目录较现有的丹珠尔因明目录水平都有其相应的提高。对于今后研究因明学的学者在需要参阅丹珠尔因明典籍时应有一定的帮助。诚然,本目录还存在着作品译名未能全译,梵音译名可能误读得问题,是有待日后可能时,继续提高者。
附:《藏传尔对录
藏传丹珠尔因明部对勘目录
[说明]
本目录为德格、北京、奈塘三版藏传佛教丹珠尔因明部分的目录对勘。其中排列以德格版为主,北京版和奈塘版跟随对比参照。
其中各本资料对照出现差异,无法归类时,将在各版本条目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