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必由之路 “救亡图存”是变法维新出发点,“变法维新”是救亡图存必由之路。 1、以资产阶级进化论的观点论证“变法”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法之当变,乃天下之公理也. 2、以具体事实批驳了清朝统治集团中的顽固派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谬论。 3、分析中国当时现状,指出“非变法万无可以图存之理”。变亦变,不变亦变,只有早变,自变,才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 三、 “三权之体皆莞于君主”的三权分立说 1变法“必先变人”,2变法“必兴民权”,3变法必须变专制政体为立宪政体.“多君为政”到“一君为政”再到“民为政”,万民未醒,中国只能实行“一君之政”.对孟德斯鸠的“政体论”推崇备至,并依英国提出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的方案: 第一设立民选议会。立国会区别专制和立宪政体的特征. 第二制定宪法。 第三实行“三权分立” 创造了他自己的三权分立说: 1、国会行使立法权,国务大臣行使行政权,独立审判厅行使司法权。2、把统一“三权”的统治权称为“体”,这是不可分的,国会,国务大臣,审判厅分别行三权称为“用”.即所谓“三权之体皆莞于君主”。这就是说,君主立宪与君主专制的“体”是完全相同的,君主立宪里的“君主”同君主专制里的“君主”一样,享有最高的权力。所不同的是“用”,即在三权使用上,立宪政体对君主有某些限制罢了。 四、法治、人治并重,法律、道德“相须为用” 坚持法治与人治不可偏废的观点: 首先,他反对只要人治的主张。认为人治的弊端重重。1,人治以某一人或几人为转移;2,人治是一种贤人政治,遇贤君则国治,遇昏君则国乱,贤君少于昏君;3,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国大只靠人治行不通. 其次,他也反对只靠法治。1,人能制法,非法能制人,“法不能自立”;2,“徒法不能以自行” 此外,道德具有社会制裁力,法律具有国家制裁力,两者要“相须为用”。 当然,他也反对把法律和道德混为一谈,他同意“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的说法,认为法与礼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 第三节 谭嗣同“冲决一切封建网罗”的法律思想 谭嗣同作品:仁学,以太说,报贝元征书 谭嗣同戊戌变法同康有为媲美,维新志士中的激进派。其思想很多方面超越改良主义范围,实际已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先驱。显著特色就是主张“冲决一切封建网罗”,这是当时所能提出的最激进口号。在此口号下,他吸取和运用西方进化论、天赋人权论,以及中国古代大同思想、重民轻君思想,深刻揭露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暴虐,鞭挞纲常名教禁锢人民灵魂的罪恶,并从正面宣传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和民主的思想。 一、批判封建君主专制 谭嗣同强调“冲决一切封建网罗”,其锋芒主要是针对封建君主专制,直截了当地提出了要“废君统,倡民主”。他论证了君主专制制度的不合理性.提出“君末也,民本 也”;批判清朝统治者“酷毒” 当康、梁都在诋毁法国大革命及资产阶级共和国时,谭嗣同却公开对之加以赞扬,并认为中国的变法只有走法国流血革命的道路。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二、抨击封建纲常名教 封建统治者用纲常名教禁锢人们思想。他们“固其乐三纲之名,一切刑律制度,皆以此为常”,修改法律就须反对纲常名教。<仁学>通篇讲仁,仁,就是以平等为第一或最主要的标准.此外,谭嗣同还主张改订旧律,“尽学西法”。三个变法方案:皇帝自上而下实行变法“王道之变法”;地方可以自谋出路的“霸道之变法”;惟有自变其学术,即学习西方的技艺,培养人才.变法要择其“根本”,废弃旧章,学习西方法度政令之美备.改革旧法律:1,成立学会,代行议院职权.2,大兴法律之学,培养法学人才,在“大书院”中设立法律专门学科;3,修订具体的法律条文.对谋反,叛道,会匪,死节,失节规定以否定. 第十九章 清末礼法两派在法律思想上的斗争本章是中国法律思想史课程的重点章节之一,所有内容都很重要,都要重点掌握。 本章主要阐述近代法律史上著名的礼法之争和近代最负盛名的法学家沈家本的法律思想。本章考点总结:1、礼法之争2、清末修律的指导方针和修律基本原则3、清末礼法之争的过程及其争论的焦点4、沈家本论述资产阶级法治主义的内容5、沈家本的立法、执法思想6、沈家本的法学盛衰说 第一节 清末修律中的礼法之争 一、清末的修律活动与指导方针 清末修律的根本原因:旧的法律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关系 沈家本,伍廷芳修订法律大臣,领事裁判权.根据慈禧发布的“中外通行”的修律指导方针,沈家本确定了修律的基本原则,即“参考古今,博稽中外”,“专以折冲樽俎,模范列强为宗旨”,进行一系列修律的活动,前后达十年之久。 1902年,沈家本等首先从修改清朝最基本的法典《大清律例》着手。于1910年以《大清现行刑律》的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质量评估流程》课件.ppt VIP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 2024年数智工程师职业鉴定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完整版)建筑施工技术交底范本(大全) .pdf VIP
- 水运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技术规范_JTS-T 202-1-2022.pdf
- 设备供货、安装、调试、验收方案.docx VIP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图审查技术导则》.pdf VIP
- 《木材学》——李坚 木材学笔记(完整).doc VIP
-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_(JTGF30-2015).pdf VIP
- 小学生数学学习自查习惯现状调查报告.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