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五单元第六课两伊战争教案详解.ppt

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五单元第六课两伊战争教案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两伊战争 两伊战争,又称第一次波斯湾战争,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直至1988年8月20日结束。两国相邻,共同边界绵延1200千米,长约100公千米的阿拉伯河是两国南部的自然边界。长期来两国存在着边界争端,经常发生武装冲突。另外,宗教也是两伊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两国虽然同属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但是,伊朗90%的居民信仰的是伊斯兰教的什叶派,而伊拉克60%的居民也是伊斯兰教的什叶派。 (2)宗教矛盾: 伊朗和伊拉克都为伊斯兰国家,信奉伊斯兰教。伊朗的伊斯兰教徒以什叶派为主,伊拉克虽然也是什叶派穆斯林占多数,但掌握国家政权的却是逊尼派。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后,其宗教领袖霍梅尼试图将他领导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号召伊拉克民众推翻萨达姆的政权。由于霍梅尼曾被流放在伊拉克,在当地什叶派穆斯林中有不小威望,他的号召对萨达姆的统治构成了一些麻烦。什叶派穆斯林聚集的伊拉克南部爆发了一些反政府武装骚乱的事件。这也增添了萨达姆对他的个人仇恨。而历史上,伊拉克为什叶派发源地,掌握了国家政权的伊朗什叶派不满于伊拉克逊尼派大权在握的现状,同样令他们不满意的还有伊拉克并非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在国家事务中的地位并不像伊朗那样重要。其他阿拉伯国家还担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产生的武装政权向周边地区扩散,暗中支持伊拉克,间接加强了萨达姆入侵伊朗的信心。 ·民族矛盾: 伊朗人口主要由波斯人组成,而伊拉克及大多数阿拉伯国家为阿拉伯人占多数。两族人民在历史上有过多次大大小小的冲突,积累了不小的宿怨。而两个民族在对方国内则互为少数民族,利益得不到足够保障。例如伊朗西部的胡齐斯坦省,是伊朗境内阿拉伯人的主要聚集区。历史上,该省曾归属于鄂图曼帝国的伊拉克行省。这一地区的阿拉伯人也曾多次反抗伊朗统治,追求民族独立。而这一地区也是伊朗主要的石油和粮食产地,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此外,伊朗和伊拉克国内均存在作为少数民族的库尔德人,两国也都支持着对方的库尔德人取得民族独立以造成国家分裂。 另一方面,伊朗的伊斯兰革命后,许多原先效忠王室的优秀军官被清洗,军队整体素质大幅下降。军队内部整肃和美制装备零件严重缺乏都很大地影响了伊朗曾经强大的军力。而伊斯兰革命的去西方化也使得西方世界对新兴的伊朗政权没有好感。 读两伊力量对比同时参照课本p131历史纵横,分析交战双方各有哪些有利条件 伊朗的国土面积为160万平方千米,1979年时人口为3600万,GDP为860亿美元。伊拉克国土面积则为43万平方千米,1979年时人口为1300多万,GDP为390亿美元。伊朗的战争潜力要强于伊拉克,但因为经历了伊斯兰革命,军队力量遭到清洗,特别是有经验的军官损失严重。同时,由于两国之间不断的边境摩擦和长久以来的矛盾,双方都预见到了迟早会爆发战争,进行了战争准备。将其部分飞机转移到邻国境内,对军用机场加以伪装和隐藏。除了军事力量调动外,伊拉克还在8、9月间进行了一系列的外交访问,同周边的阿拉伯国家沟通以取得他们的支持,还和苏联进行了联系以期获得其支援。另一方面却向国际社会宣称不愿发生战争,麻痹伊朗。伊朗也同苏联进行了沟通,缓和双方关系,用石油换取武器。此外,伊朗还将飞机转移至国内的纵深机场,对破损飞机进行了紧急抢修。 交战双方的优势 伊朗: 经济实力占优势,石油生产大国 得到苏联的帮助 国内民族成分和宗教信仰比较单一,霍梅尼新政权鼓动起宗教狂热。 伊拉克: *经济实力略占优势,兵力较强, 得到美国支持帮助, 在领土问题上得到阿拉伯世界的普遍支持。 战争进程 : 两伊战争的地面战争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伊拉克进攻、伊朗防御阶段)从1980年9月战争爆发到1981年9月伊朗展开阿巴丹反击战为止,这一阶段战争多在伊朗境内进行。 第二阶段:(伊朗进攻、伊拉克防御阶段)从1981年9月到1984年3月伊朗数次攻击结束为止,这一阶段伊朗完成了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转变,将战役转移到伊拉克境内,一度威胁到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 第三阶段:(边境地区互有攻守)从1984年4月直到战争结束,地面战场基本保持僵持,战争成为了消耗战。 ·战争第一阶段 ·战争第二阶段 ·战争第三阶段 ·战争结束 * 精品课件 课程标准 分析两伊战争的原因 了解两伊战争过程(三个阶段) 分析两伊战争的教训和影响 2.原因 (1)领土争端: 阿拉伯河河界的划定 (2)宗教和民族矛盾: 什叶派和逊尼派的矛盾; 萨达姆和霍梅尼的个人恩怨。 (3)地区霸权政策: (4)大国介入: 一.矛盾重重的邻国 萨达姆奉行地区霸权主义 两伊盛产石油,成为大国争相控制的对象,美苏等大国插手,也增加了两伊矛盾的复杂性。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之间时间较长、规模最大、损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武神赵子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