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第12课神游物外学案语文版必修5….doc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第12课神游物外学案语文版必修5….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2课 神游物外 学习重点  1.记:把握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与用法,积累本文及相关的名句。 2.读:在深入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味庄子的哲学思想;在理解、把握原文的基础上,对庄子的哲学思想进行辩证分析。 3.写:学习本文运用寓言故事进行说理的方法,完成片段写作。 4.练:掌握判断句。 一、诵记名言警句 文本名句 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4.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名言名句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2.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3.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 4.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5.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6.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 7.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8.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 9.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 10.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二、了解文学常识 1.作者及背景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人,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哲学家。他以其代表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 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文章气势磅礴,纵横恣肆;他的思想深邃宏阔,笼盖古今;他的寓言想象奇特,寓意深远;他的风格嬉笑怒骂,了无拘囿。 庄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当时各诸侯之间的战争此起彼伏,战祸不断,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流离失所,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庄子反对非正义战争,反对统治阶级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同时庄子又有自己的社会理想,宁愿辞官归隐,固守贫寒也不愿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庄子一生中仅仅做过一段蒙地漆园的小官,但不久就离职了。据说楚威王曾让他做楚国的宰相,但被庄子拒绝了。庄子从自然万物的变化之中找到了超越悲哀之外的“大道”,他能正确面对自己坎坷清苦的一生,但他的一生却是充实的一生。 2.文学知识 《庄子》现存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内篇最集中表现庄子哲学的是《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等。 三、夯实基础知识 1.字正音准(先阅读课文,然后借助工具书,完成该题) (1)单音字 ①北冥(mínɡ)  ②鲲(kūn)  ③抟扶摇而上(tuán) ④坳堂(ào) ⑤蜩(tiáo) ⑥夭阏(è) ⑦抢榆枋(fānɡ) ⑧舂粮(chōnɡ) ⑨小知不及大知(zhì) ⑩泠然(línɡ) 朝菌(zhāo) 蟪蛄(huì) 穷发(fà) (yàn)?鯈鱼(tiáo) (2)多音字 ①中   ②卷 (3)辨形组词 ①② ③ ④ ⑤ ⑥ 2.词义理解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怒,奋发;若,好像。 (2)《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 (3)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负,负载;莫,否定性代词,没有谁、没有什么;图,计划。 (4)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抢,触、碰;控,投、落下。 (5)三餐而反,腹犹果然:反,返回;果然,很饱的样子。 (6)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举,全;劝,勤勉、努力;非,非难、责难;沮,沮丧。 (7)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乘,顺应;御,驾驭。 3.识记文言实词和虚词 (1)通假字 ①北冥有鱼:通“溟”,海 ②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③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④而征一国者:通“能”,能力 ⑤而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2)一词多义 ①知 ②辩 ③志 ④名 ⑤息 ⑥图 (3)虚词归纳 ①之 ②于 四、速读感知课文 简介《神游物外》的组成部分。 答:                           答案 (1)《逍遥游》节选:《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 (2)《秋水》节选:课文节选部分记录的是庄子与惠子的一段意趣盎然的哲学对话。 [文白对读] (《逍遥游》) (《秋水》) 一、词句梳理 1.古今异义 (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古义:游动的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551116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