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2004年2月,广州白云机场有一乞丐在行乞时,有一个乘客将衣袋里的零用钱扔给乞丐,由于扔给乞丐的10多元钱里有硬币和纸钞,有些扔在乞丐的脸上,该乞丐不满这种施舍态度,认为有伤他的自尊,他说:“宁可饿死、冻死也不需要这种施舍 。” 并表示要找律师将这位旅客告上法庭。一时,这事在网上引发了众多人的评论。 这位乘客是否侵害了乞丐的人格尊严权? 你可以不去施舍,但你决不能因为施舍了别人钱物就有权利去侮辱别人的尊严。哪怕他只是一个乞丐,哪怕他在伸出乞讨的双手时已经自己轻贱了自己的人格与尊严,但是你,作为一个旁人,均无权因此而雪上加霜,去侵犯他仅剩下的一点人格尊严。 乞丐的故事 告诉我们: 人格尊严不可辱 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5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一、人格尊严不可辱 1、人格尊严? 任何人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这种权利就是人格尊严。人格尊严不可侮,侮辱者必将受到社会道义的谴责,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什么是首要人格权? 2、人格尊严地位? 人格尊严 肖像权 名誉权 姓名权 隐私权 人格权 是人格权的核心权利 人格尊严 ——如果我是小光,这种做法可能会伤害我的自尊心,在同学中抬不起头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会形成强烈的自卑心理,并由此产生对才老师的怨恨。 也可能会理解老师的做法。 如果你是小光,会怎么想? 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第九十九条 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第一百零二条 公民、法人享有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公民、法人的荣誉称号。 二、维护名誉是我们的权利 1、什么是人的名誉?(用合适 词描述一下) 2、名誉的作用? 3、侵害公民名誉的危害? 4、什么是名誉权? 5、侵犯公民名誉权的具体表现? 名誉 是一个人的名声,是社会成员对某个公民的品德、才干、信誉等方面客观的社会评价。 公民的名誉代表着公民的人格尊严 第一百零一条: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1、名誉? 2、良好名誉对各个人的作用: (1)客观公正的社会评价,可以使我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2)良好的名誉不仅可获得社会的更多尊重,还可以获得经济利益。 3、侵害名誉的危害 (1) 践踏人格尊严。 (2)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3)破坏社会道德。 (4)危害社会秩序。 (5)影响社会风气。 (6)影响民族素质,国际形象。 4、什么是公民的名誉权(P38) 表现为 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 名誉权 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 权利. 2.名誉权的主要表现: 名誉利益支配权:有权利用自己的良好声誉 获得更多的利益; 名誉维护权:有权维护自己的名誉免遭不 正当的贬低;有权在名誉受侵害时,依法 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1.侮辱:指语言、文字或暴力手段贬损他人人格、 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分为口头侮辱、文字侮辱 和暴力侮辱。 例如:起侮辱性外号;用大字报、文章、漫画等 对他人进行辱骂、嘲讽;以语言或动作羞辱他人; 往他人身上泼脏物等。 2.诽谤:指无中生有、捏造并散布虚假的事实, 恶意中伤他人的行为,分为口头诽谤和文字诽谤。 3.新闻报道失实。 4.诬告。 这些行为,既是不尊重他人、贬低他人人格、 使他人名誉受损的侵权行为,又是不尊重自己、 损害自己形象的不道德行为。轻则受到舆论的谴责, 严重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见书本第36-37页:受冤枉的大江 你对上述观点怎么看,为什么?你会采取大江的做法吗 ? (1)上述观点中,小敏的观点是正确的。大伟对这种行为的评价,没有看清行为的实质,缺乏法律知识和正确的是非观,客观上会纵容违法行为。而小辉认为只是一种违反道德的行为,是缺乏法律意识的表现,同样也会纵容违法行为。 阅读P37同学的议论,思考 (2)大江采取与小明协商的办法行使自己的名誉权,既能够使同学关系融洽,又可以较好地维护自己的名誉权。 小立长得矮胖,有人给他起了个“武大郎”的外号。对此小立心里很不好受。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理由是什么? 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 第一百零一条 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1_犬的起源、进化与特征.ppt VIP
- 2024高考语文考前精刷卷专题十四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docx VIP
- 大学语文之诗经电子教案.doc VIP
- 高校生活超市和24小时便利店租赁经营投标常用方案(最全).doc VIP
- 15J001 围墙大门图集标准.docx VIP
- 双向搅拌桩加固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现场对比试验研究.pdf VIP
- 铁道概论:铁路信号和通信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细菌的形态与结构.ppt VIP
- 贵州丹寨金汞矿日处理500吨(一期250吨)金汞原矿浮选生产线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VIP
- 大一新生班干部竞选演讲稿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