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美术作品中的悲剧色彩摘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探美术作品中的悲剧色彩 作者 黄雄华 指导老师 张守武 副教授 摘要:在艺术发展史上,美术作品中的悲剧色彩亦是屡见不鲜。美术作品中的悲剧色彩具有性格、命运、社会等特征,而在艺术发展史展现出的性是由艺术家的个性决定的然而它又对艺术家产生巨大的反作用使从艺术中可能也可以体味到哲学的生存道理 关键词:美术作品;悲剧色彩;个性 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鲁迅 悲剧的种类很多,如?性格悲剧、命运悲剧、社会悲剧等。在艺术发展史上,美术作品中的悲剧色彩亦是屡见不鲜。笔者发现,美术作品中的悲剧色彩也同样具有性格、命运、社会等特征。本文将通过米开朗琪罗、伦勃朗、凡高、蒙克、毕加索等西方艺术巨匠的美术作品,从性格、命运、社会三个方面来阐释美术作品中的悲剧色彩,并重点从艺术家的个性(性格)阐释美术作品中的悲剧色彩及其对艺术家的反作用。 美术作品中的性格悲剧色彩 黑格尔说:“性格就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①可见,美术作品中的悲剧色彩更多的是由艺术家的个性决定的。这些个性又具体表现为艺术家内心的忧郁、孤独、神经质、迷狂、痛苦、冲突等。 “忧郁意味着天才”是文艺复兴时期非常流行的观念,忧郁成为艺术家的代名词。忧郁的希腊文原型即黑色的胆汁,是古希腊人所谓的对应于四大元素:四方,四季,一天的四时和生命的四个阶段的四种体液(多血质,胆汁质,忧郁质和粘液质)之一。有这种胆汁质体液的人,其性格是忧郁的。在中世纪的时候,欧洲已经通过阿拉伯保留的古希腊天文学,把忧郁的观念和星际影响的学说联系起来,那时人们认为土星的影响能够控制忧郁的性情。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忧郁与土星取得了明确的一致性,并同成为艺术家的代名词。在文艺复兴这个群星璀璨的艺术长廊里谈到艺术家的忧郁个性,没有比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巨匠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1564)更具典型意义的了。他的一生写了三百多首诗,并在诗中贯注了他对未来生活的深深的苦恼,惊慌或者害怕,对青春的惋惜和对茫茫前程的恐惧。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一般在一种悲哀的或近似癫狂的状态中过活在他的信中他常自称为忧愁的与疯狂的人“人类精神创造的历史表明,孤独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孕育、唤醒和激发了精神的创造力。”②《戎达尼尼的哀悼基督》是米开朗琪罗的最后一件雕塑作品,与早期的《哀悼基督》有着很大的差异。作品的表现力也更加强烈,把哀愁与凄凉的氛围摆到了压倒一切的地位。米开朗琪罗把自己处于悲剧性孤独中的感受倾注在每块石头之中。 据尼采的观点:艺术是改变事物、借事物来反映自身生命力的丰盈的冲动,艺术家都是一些生命力极其旺盛的人,受内在丰盈的逼迫,不得不给予。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的,米开朗琪罗正是生来便为战斗为征服的人;……赋有英雄的天才而没有实现的意志;赋有专断的热情,而无奋激的愿望,这是多么悲痛的矛盾!持有“人永远应当受到最大限度的重视”的人文主义世界观的米开朗琪罗在现实中屡屡受挫,只有把自己无可倾诉的悲愤凝聚在波里纳教堂祭坛墙垣上的大壁画《末日审判》之中。在这个二百平方米的面积中,充满了力士一般裸体巨人,有升入天堂的圣人,有代表罪恶正堕入地狱的人,还有控诉自己冤屈的人。艺术家把自己列入控诉者之中——巴托罗米欧提着他牺牲时被剥下来的人皮,这张人皮上所画的正是米开朗琪罗自己的面孔。整个壁画统一在浅灰色和蓝色调子之中,更渲染了这种戏剧性的悲惨氛围。米开朗琪罗到了暮年,悲苦地看着一生的努力都是枉费,没有一天的快乐,没有一天享受到真正的人生。九十年间的巨大的劳作,竟不能实现他梦想的计划于万一。他认为最重要的作品没有一件是完成的。在痛苦中生,在痛苦中亡,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这种清楚的意识。善于沉思的孤独、忧郁的艺术家由对人生的执着变为人生的空虚和幻灭感,更强化了对世界对前程的悲观失望,消极颓废。 这样的例子在美术史上有太多的记载。荷兰画家伦勃朗(Rembrandt Harmensz van Rijn,1606-1669)晚年的一张自画像就是他一生坎坷的总结。画中的他眯着眼睛,张开嘴巴,像在哀哭,又似乎在冷笑,只有痛苦到了极度的人才会用这一类怪诞的冷笑来发泄他哭诉无门的悲愤和忧伤。画家丰富的阅历使他对世纪中叶荷兰社会矛盾有着深刻的洞察力,这又使他变得不合时宜,陷入孤独。 人们发现,在绘画艺术中,精神分裂症能唤起没有艺术素养的人的艺术活力,有时还能增加已成名的艺术家的创造力。尼采也认为:艺术家是神经官能症患者。亚里士多德在《问题篇》中提到“天才和忧郁与疯狂有关。”现代表现主义先驱凡高(Vencent Van Gogh,1853-1890),蒙克(Edvard Munch,1863-1944)等最具有代表性。凡高是继伦勃朗之后荷兰最伟大的画家。在凡高书信集里他

文档评论(0)

琼瑶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