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教案(电子版)摘要.doc

  1.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生物学教案 (电子版) 集宁师范学院 生物系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贺番 MobileEmail: QQ : 457872565 2014.01 教材:周德庆 著:《微生物学教程 (第3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书号:9787040314045) 主要参考书目: 1、无锡轻工业学院编.《微生物学》(第二版),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90,5 2、俞大绂、李季伦.《微生物学》(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3、沈萍主编.《微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 4、盛祖嘉.《微生物遗传学》(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5、翟中和主编.《细胞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6、Madigan M T et al.《Brock`s Biology of Microorganism》,9/e,Prentice Hall,1999 7、Pelczar M J.《Microbiology》,McGraw-Hill,Inc. 1993 8、Prescott L M et al.《Microbiology》,4th Ed. WCB McGraw-Hill,1999 主要讲述内容: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 绪论 微生物类群与形态结构 ——— 第一、二、三章 微生物的营养与能量代谢 ——— 第四、五章 微生物的生长 ——— 第六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育种 ——— 第七章; 微生物生态与环保 ——— 第八章 传染与免疫 ——— 第九章 要 求 请认真做好笔记,人手一个笔记本 第一章 绪 论 微生物与人类 微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工业、农业、医药、日常生活,无处不在 微生物与各学科的联系:生物化学、免疫学、生态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一、什么是微生物 微生物: (microorganism, microbe)肉眼不见的所有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的微小生物的通称。 微生物学:研究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动规律和应用的科学。 研究内容:包括形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变异、代谢、生态以及微生物在工、农、医药、卫生、环保、生物工程等分娩的应用。 分类: 原核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 细胞性型生物 衣原体;蓝细菌 微生物 (微米) 真核微生物:真菌,(酵母菌、霉菌);及原生动物; 单细胞藻类 非细胞型微生物(纳米):病毒;亚病毒(包括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二、人类对微生物的认识史 史前期:前8000年—1676年 朦胧阶段 古代劳动人民 酿酒、酿醋、沤肥、治病 初创期:1676—1861 形态描述阶段 列文虎克(荷兰) 自制显微镜描述微生物 奠基其:1861—1897 生理水平研究阶段 科赫(德国)— 细菌学奠基人 细菌分离 巴斯德(法国)— 微生物学奠基人 巴斯德曲颈瓶实验 发展期:1897—1953 生化水平研究阶段 微生物的代谢研究,比如:青霉素的发现 成熟期:1953— 迄今 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阶段 WatsonCrick DNA双螺旋模型 (一)、史前期——我国古代人民对微生物的认识和利用 (朦胧阶段) 我国人民在距今8000-4500年间发明了制曲酿酒工艺,在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已会制酱和制醋,宋代已采用曲母进行接种,并会制造红曲,900年前利用自养细菌的胆水浸铜法生产铜,在2000年前发现豆科植物的根瘤有增产作用,在宋代还创造了以毒攻毒的免疫学方法,最早发明用人痘来预防天花,比英国的Jenner(琴纳1796年)早半个多世纪。华佗去腐肉以防传染也是免疫学知识的应用。我国制曲酿酒有4大特点:历史悠久,工艺独特,经验丰富,品种多样。另外,食用菌栽培为我国首创;用盐腌、糖渍、烟熏、风干等方法保存食品。 (二)、初创期——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学的创立 (形态描述阶段) 微生物世界是一个难以认识的世界:① 体微小:人能看到大于1mm的东西,而微生物大都在几个微米到几十个微米之间。② 外貌不显 :单个微生物虽然看不见,但其群体菌落(菌苔)却是可见的,但因其外形往往平淡无奇,不甚显眼,极易被忽略。③ 杂局混生:在不能分出纯种前,很难知道各种微生物对自然界和人类真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琼瑶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