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题总编号?? 课题学科编号? 评定等级? 一等?? 二等?? 三等?? 结题?? 不予结题 第三届全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结 题 报 告 书???????????????????? 研究过程中年度工作清单 结? 题? 报? 告? 正? 文①《南宋人的奶生活》选自《意林》2012/19
②《四面看庄子》选自《青年文摘》2011/8
③《给孔子的一封信号》选自《读者》2011/9
④《陈立夫:天涯涕泪一身遥》选自《读者》2011/21
⑤《张勋复辟时》《读者》选自《读者》2012/13
⑥《遮蔽与记忆:赵一曼》选自《读者》2008/18
⑦《太后逃难图》选自《读者》2012/23
我们把这些文章引入课堂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将历史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学生以后在阅读书刊时会有意识的寻找类似的文章,养成在课外阅读学习历史文章、增长历史视野的习惯。如:
方式二:将经典文学作品引入教学。
讲抗日战争时,引导学生阅读史沫特莱的《伟大的道路》、斯诺的《西行漫记》、贝尔登的《中国震撼世界》。讲解放战争时,引导学生读《林海雪原》、《暴风骤雨》;讲法国大革命时,引导学生读《双城记》、《巴黎圣母院》、《九三年》;讲美国西部开发的历史,引导学生阅读《大草原上的小屋》、《伍德龙一家》,讲美国南北战争时,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汤姆叔叔的小屋》、《飘》、《林肯传》、《白奴》;讲两次世界大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静静的顿河》、《战争风云》(美国)。
(二)改变教学呈现方式
课型一:用教材资源开展阅读教学。以《中华大地远古人类》一课为例:
教师依据教材,创设问题情境,用问题驱动的方式,培养学生阅读、思考的习惯。从而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什么人?他们生活的年代距今大约多少年?发现地点在哪里?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中国原始人类遗址分布图》,分析我国原始人类遗址分布有什么特点?
3、观察、分析《中国原始人类遗址分布图》,思考为什么说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蓝?
4、观察、分析《世界文明古国示意图》,思考:为什么人类的早期文明都诞生在大河流域?四大文明古国分别诞生在哪条河流域?
5、概括北京人的体质特征。
6、比较“北京人”与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
7、为什么说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8、北京人的火种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说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9、北京人为什么要过群居生活?
10、观察《山顶洞人制作的骨针》、《山顶洞人的装饰品》的图片,你从中可以捕捉到哪些历史信息?
课型二:开发课程资源。
课题主持人执教八年级下册《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引用课外资源,拓宽学生学习历史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材料的出处涉及到的书目,也是一个导向,一个课外阅读书目。
阅读与思考:
本节课的课标要求是:说出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四大文明古国的形成与自然地理之间的关系。
教师设计思考题:人类最早的文明为什么发源于大河流域?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得出结论,形成认识。
材料一:
尼罗河全长6000多公里,在埃及境内有1200多公里。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为河谷带来了大量的沃土,使之成为古代农民的乐园。每年的七月,由于吸收了非洲中部丰富的季雨,尼罗河的水位逐渐升高,并溢出河床,流向河谷,到九月泛滥达到高潮时,整个河谷都淹没在水中,河水退后,留下一层淤泥,这些从上游冲积下来的淤泥富含磷酸盐和腐殖质,是农作物生长的沃土。由于河水在大多数的时候都定期泛滥,及时带来这种天然化肥,使得这个地区的农业发展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泛滥季结束后,农民只需将种子撒在潮湿、肥沃的土地上,就可以静等来年收获季节的到来。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P48-49
材料二:
…… 底格里斯河南段和幼发拉底河南段之间的土地虽然异常肥沃,但仍然少不了灌溉,因为这里每年几乎有八个月不降雨,每年春天降下的暴雨来得太晚,根本赶不上浇灌在4月份就必须收获的主要农作物(苏美尔地区夏天的气温高达华氏125度,足以烤焦这里的土壤,所以这里的夏天不是生长季节)。……
苏美尔人必须征服自然,与自然做斗争而不是充分享受自然的丰足。
——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P31
材料三:
由于北部的喜马拉雅山犹如一道屏障,使来自印度洋的季风雨返回而降于恒河流域,所以恒河流域的雨量充沛。印度河流域的雨量要小些,但来自高山的大量雪水流入印度河,因此水源也是十分丰富的。
——易宁《走进古印度文明》P2
材料四:
养育黄河流域文明的是一片密集的粉沙细土,这种泥土被称为黄土,它覆盖了从华北高原向东到大海的整个地面。一般认为,黄土是更新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