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古诗中意境的理解.ppt
唐诗宋词中的诗歌意境 ——赏唐诗宋词 观心境起伏 唐诗宋词中的诗歌意象 何谓意象 意象包蕴的文化功能 意象在诗歌鉴赏中的意义 唐诗宋词中常见的意象——柳 唐诗宋词中常见的意象——燕 唐诗宋词中常见的意象——水 唐诗宋词中常见的意象——月 学习意境的要求 何谓意象?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意象的营构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焦点,也是我们学习古典诗词的重点。 意象是一个古老的美学概念,也是鉴赏诗歌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单元。可以说把握了意象也就抓住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 意象包蕴的文化功能 意象在诗歌鉴赏中的意义 第一,串联意象,整体感知,发挥想象,把握意境 如南宋诗人赵师秀的《约客》,通过“青草池塘”、雨声、蛙声和待客不至的 诗人的几组意象,融合在一起,透出的是诗人待客不至的孤寂失落的心情,而非题项中的“闲适恬淡”。 第二,辨析意象的色彩、指向、强度、虚实和动静来鉴赏诗歌 李白要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杜甫则是“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滪堆”。前者意象选取的是“明月”,后者是“滟滪堆”;前者的指向在空中,向上的,给人以飘逸之感,后者指向在地面,重心在下,给人以沉郁之慨。 一、“柳”的意象 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 2、“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几句,形象的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二、“燕”的意象 1、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展示了词人梦觉酒醒后凄寂惆怅的心境和对感怀对象的相思之情。 2、燕子眷恋旧巢的习性,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日的繁华,又袒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晏殊词《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写尽了物是人非的感慨和忧伤。 三、“水”的意象 1、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 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如:“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2、因水的剪切不断,绵软不绝,常以水喻 愁。如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更愁。”,抒发了诗人因强烈的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烦忧和愁苦。 四、“月”的意象 1、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如:“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 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 2、明月蕴涵情感的无奈。如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 里兮共明月。”的祈祷和祝福;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希冀和渴盼。 3、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时间对生命 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学习意境的要求 “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无论是意象的串联还是辨析,与其说这是破译诗歌的技巧和规律,不如说它是一种积累和悟得。因为任何一个意象都与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等方面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在历史的适应中被赋予了某些言外之意和情感色彩。我们只有广积博览,提高文化素养,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诗的哲学意味,提高鉴赏水平。 * 从形而上的哲学角度来说。古人讲“立象以尽意”,借助客观外物来表达主观情感;又讲情景交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这沟通艺术家主观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桥梁便是意象,它是人类主体思考和概括宇宙人生的普遍规律的具象显现。 于是有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平和自然,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人生探问和深沉的宇宙意识。 可见,“人心营构之象”和“天地自然之象”的合一,便成了诗歌的灵魂。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课件32.ppt
-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课件36.ppt
-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25.ppt
-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37.ppt
-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3.ppt
-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知识点复习26.ppt
-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知识点复习32.ppt
-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知识点复习35.ppt
- 2013届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专题课件9.ppt
- 2013届高考语文语言简明得体课件.ppt
- 小学科学课堂论证式对话在科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与效果分析论文.docx
-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策略与阅读能力培养论文.docx
- 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语文“实用阅读”教学策略创新研究论文.docx
- 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地理思维能力的探究论文.docx
- 初中校园流动摊贩管理问题与校园环境治理研究论文.docx
- 初中生网络学习平台在线学习行为数据挖掘与教学干预论文.docx
- 德育自主体系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论文.docx
- 初中地理教学中“自然地理”知识的探究与应用研究论文.docx
- 高中美术教学中数据驱动评价体系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探究论文.docx
- 手工制作活动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升论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