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重案和疑案的审理:重大案件实行三级审判制。 第一级是史与正 第二级是复审(大司寇) 第三级是再审(三公) 最后报请商王定夺 三公:不是一种官职专称,而是一种对官阶达到卿士一级,德高望重者的特别尊称 ,伊尹、傅说、文王、九侯(鬼侯)、鄂侯 审判制度 疑难案件的审理实行罪疑从赦原则:对疑难案件的审理持慎重态度,主张广泛征求意见,然后定案。如果确有疑点,再和其他同类案件做出比较后然后做出终审判决,实行赦免的原则。 判决的依据:以事实为依据,如果只有犯罪的意识,而不犯罪的行动就不认为是犯罪。 量刑原则:可重可轻者,主张从轻;可宽可严时,主张从宽。 2、天罚与神判 河南汤阴的羑里城 桎梏陶俑 古老的五刑是指( )。 A. 墨 、劓 、刖、宫 、大 辟 B.断手 、刖 、宫、大辟 、 劓 C. 墨、 醢、 脯 、宫、 大辟 D.孥戮、劓殄、炮烙、 剖心、大辟 答案:A。此为奴隶制五刑方面的内容。 练 习 Falvboke法律博客 Lawreader法律读库 Lawread法律读品 Lawhelp法律小常识 Law9ask中顾法律网 Lawreview法治新观察 Law-book法律小典 - 战国中期。据《史记》载,孙膑,齐人,是军事家孙武的后代。曾与魏将庞涓一起学兵法。庞涓自以为才能不及孙膑,便暗中让人召孙膑到魏国。“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足而黥之,欲隐勿见”。孙膑被断足后方察觉庞涓的阴谋,遂设计逃出魏国,后计杀庞涓。《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孙膑刖足案 宫 大辟 3. “昏、墨、贼,杀。” 《尚书》 《夏书》载:“昏、墨、贼,杀。”据叔向解释,“昏”罪,即自己做了坏事而窃取他人的美名;“墨”罪,即贪得无厌,败坏官纪; “贼”罪,即肆无忌惮地杀人。这三种罪都要处以死刑。 己恶而掠美为昏 贪以败官为墨 杀人不忌为贼 公元前528年,据《左传》载,晋国的刑侯和雍子争夺畜地的土田,调解了很久也没有成功。于是韩宣子命令叔鱼来处理这个案子,认为罪过在雍子。雍子为了贿赂叔鱼,就把女儿嫁给他。叔鱼宣判刑侯有罪,刑侯发怒,在法庭上将叔鱼和雍子杀死。韩宣子询问叔向如何处理这件事,叔向说:“三人罪状相同,杀了活着的人而暴尸,死者暴尸就可以了。雍子明知自己的罪,还要用女儿贿赂叔鱼以换得胜诉;叔鱼出卖法律,刑侯擅自杀人;他们的罪状相同。自己有了罪而掠夺别人的美名是错,贪婪而败坏职责就是墨,杀人而没有顾忌是贼,皋陶的刑法规定:昏、墨、贼,杀,应法办。”于是杀死刑侯并暴尸,把叔鱼、雍子的尸体也暴陈于市。 晋刑侯与雍子争田案 4. 刑罚原则:“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慎刑思想 5.政典——行政法 6.土地国有制 7.税赋制度 二、司法制度 1. 司法机关 (1)君主: (2)大理 中央的司法官称“大理”,地方司法官称“士”,基层则称“蒙士。” 2. 监狱 (1)圜(圆)土:夏朝监狱的通称。 (2)夏台、均台:中央特别监狱。 第三节 商代的法律制度(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 一、商代神权法思想的发展 (一)王权神授,祖先神与天神合一 1.《尚书· 召诰》:“有殷受天命”。 2. 伪托天命、祖命,宣布王命,使王权与神权合一。 商朝还从血缘上找到自己上帝代理人的合法依据。 《诗经》上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玄鸟是一种黑色大鸟,传说简狄吃了玄鸟的蛋生下了商的祖先契。这样一来,商王成了上帝的嫡系子孙,把神权和王权有机地统一起来。 商朝人将上天崇拜和祖先崇拜结合起来,认为上帝就是他们的祖先。 “在专制的国家里,宗教的影响比什么都大,它是恐怖之上再加恐怖。”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陇海路与未来路交叉口东侧“大禹治水”时传下来的凤凰台,是“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地方,这里生产的粳米煮熟后能直立在锅中,一直是皇宫的贡米,毛泽东当年视察燕庄时,专门提及这里的米。现在附近拆迁完了,只剩下这个台子,也是郑州传说中“最早的古迹”。 (二)天命、天罚,听命于神 1. 《尚书· 汤誓》:“有夏多罪,天命殛ji之”。 2. 《礼记· 表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3. 《礼记· 曲礼》:“敬鬼神,畏法令也”。(无事不卜、无日不卜)(甲骨卜辞) (巫等神职人员直接参与或操纵立法、司法) “天讨”、“天罚”的神权法思想在商代发展到了高峰发展到后来,为了假托神意,商王几乎无事不卜,无日不卜,甚至定罪量刑也要诉诸鬼神。正如《礼记·曲礼》所说:“敬鬼神,畏法令也。”将实施刑罚说成是上帝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