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T·S·艾略特教案分析.pptVIP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概述 * T·S·艾略特 (Thomas Stearns Eliot) T·S·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1888-1965):英国著名现代派诗人和文艺评论家。1908年开始创作。有诗集《普鲁弗洛克及其他》、《诗选》、《四个四重奏》等。代表作为长诗《荒原》,表达了西方一代人精神上的幻灭,被认为是西方现代文学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1948年因“革新现代诗,功绩卓著的先驱”,获诺贝尔奖文学奖。 二、生平简介 艾略特1888年9月26日出生于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他的家境十分优越,父亲是公司总裁,母亲原是教师,后成为一名志愿者积极参与社会工作。艾略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十六岁之前,艾略特在圣路易斯的史密斯学院学习。 1905年的秋天,艾略特进入哈佛大学,受一些教授的影响,艾略特开始关注起白璧德(Irving Babbitt)及桑塔亚纳(George Santayana),对他影响最深的是西蒙斯(Arthur Symons)的书《文学中的象征主义运动》。艾略特最后获得了比较文学的学士学位以及英国文学的硕士学位。 1910年,艾略特离开美国,前往巴黎的索邦大学(la Sorbonne),他在法兰西学院聆听了柏格森(Henri Bergson)的哲学课后,艾略特一下子就被迷住了,这使得他重归哈佛修读哲学博士学位。1914年,艾略 特打算于进入牛津大学的默顿学院学习。但由于战争迫近,艾略特提前了去英国的旅程,同行的美国诗人艾肯(Aiken)将艾略特的诗稿送给著名诗人艾兹拉·庞德(Ezra Pound),9月,艾略特与庞德初次见面,从此,两人在新古典主义诗歌的创作活动中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在庞德的帮助下,许多杂志刊登了艾略特的诗作。 1915年初,在一个同学的介绍下,艾略特认识了舞蹈家薇薇安·海伍德(Vivien Haigh-Wood),他迅速的被迷住了,两人于当年的六月结婚。艾略特的父母对此感到震惊,当他们知道了薇薇安一长串感情史及精神病史后更是深深的困扰,这场婚姻使整个家庭濒于破裂,但也无可置疑的开创了艾略特的英国生活。 婚后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为了要应付开支,他在一所学校担任讲师,又担任一本先锋杂志《唯我主义者》(the Egoist)的助理编辑。1916年4月,艾略特完成博士论文,但由于他拒绝回国而失去了学位。 1917年,他的第一本书《普鲁弗洛克及其他》出版,为他奠定了作为一名诗人的地位,接着,1922年《荒原》出版,这部作品被评论界看作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一部诗作,而艾略特本人的名气也高涨的近似神话。至今,这部作品仍被认为是英美现代诗歌的里程碑。1927年,艾略特加入了英籍。1930年以后的三十年里,艾略特成为了英国文坛上最卓越的诗人及评论家。 由于两人的性格差异巨大,艾略特的第一次婚姻注定是一个失败,薇薇安因为精神上的原因住进疗养院,1933年,身心疲惫的艾略特与妻子正式分居。1956年,艾略特娶了第二任妻子弗岚切(Valerie Fletcher),这场婚姻十分幸福。1965年1月4日,艾略特于伦敦的家中逝世。 三、创作及作品 第一个时期(1915-1922): 这个时期发表的诗作有《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1915)《一个哭泣的姑娘》(1917)《小老头》(1920)《夜莺声中的斯瓦尼》(1918)《在餐馆里》(1920)等。这些作品力图表现现代西方 社会的空虚、丑陋和堕落,刻画现代人深刻的精神危机。其中反响较大的是《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这是一个出入于贵妇客厅的中年知 识分子的独白道出了他的迷惘、迟疑,他想求婚而又缺乏勇气,深陷在痛苦之中。诗人将他和哈姆雷特、米开朗琪罗等以往的英雄人物相比,进一步衬托他的迟疑不前和无能为力的状态。普鲁弗洛克在前往求爱途中的表现说明,他对自己的所爱不仅没有情,甚至没有欲,而全诗却以“情诗”为题,其中包含的反讽是不言而明 的。 第二个时期(1922-1927): 这个时期的主要作品是《荒原》(1922)和《空心人》(1925)。 《空心人》被认为是艾略特描写精神空虚的“现代人”的代表作。这首诗描绘了西方人精神空虚的生存状态: We are the hollow men 我们是空心人 We are the stuffed men 我们是稻草人 Leaning together 相互依靠 Headpiece filled with straw. Alas 头脑里塞满了稻草 唉 Our dried voices, when 当我们在一起耳语时 We whisper togeth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