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授课稿·20120512).ppt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刘益民 一、健康干预概述 什么是健康干预: 健康干预是对个体及群体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即对健康危险因素的检查监测(发现健康问题)→评估(认识健康问题)→干预(解决健康问题)循环过程的不断运行。其中干预(解决健康问题)是核心。 健康干预是从社会、心理、环镜、营养、运动的角度对每个人进行全面的保障服务。 为什么要进行健康干预?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不少疾病病因不是生物因素引起的,而是由不良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引起的。这种新的医学观念被称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尤其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疾病谱随之发生了变化,慢性病取代急、慢性传染病成为主要健康问题和人类的主要杀手。 我国当前正处于慢性病快速增长期,脑卒中、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全球共同面对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是致死和致残的首位原因,成为人类健康的大敌。根据最新的测算数据,我国高血压患病人群已经超过2亿,糖尿病患 者人数已经达到9240万,干预控制慢性病正处于关键时期。 慢性病是指一类疾病的总称,具有一因多果、一果多因的疾病特点。以当前最为突出的四种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慢阻肺、糖尿病),其共同的危险因素就是不健康饮食、吸烟、过量饮酒、缺少体育活动、精神紧张等。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在应对疾病模式转变方面,我国政府特别强调公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和主动参与。2009年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群众对66条基本卫生信息的知晓率只有6.48%。开展健康教育与促进,对高危行为进行健康干预,提高相应的健康管理和医疗卫生服务等,是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为此,我国政府选择了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为主要干预手段(全人群和高危人群相结合的干预策略)的慢性病预防控制策略。 健康干预类型 按手段分—— 健康教育干预; 健康行为干预; 健康运动干预; 健康饮食干预; ··· ··· 按干预对象分—— 不同人群健康干预(儿童、妇女、老人···) 按干预疾病分—— 疾病健康干预(高血压、糖尿病、肿瘤、肥胖···) 按干预行为分—— 高危行为健康干预(吸烟、酗酒、网络成瘾等···) 按身心系统分—— 心理健康干预; 如灾害心理健康干预援助、 (举例:“云南缉毒民警70个剩下3个 有人不堪压力过大自焚”、国家设立“干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员”); 生殖健康干预; 视力健康干预; ··· ··· 按干预场所分—— 社区健康干预; 学校健康干预; 监狱健康干预; ··· ··· 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概念 (一)健康教育的概念 (二)健康促进的概念与方法 (三)行为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四)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理论(知-信-行理论)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关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表述 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医疗卫生机构及机关、学校、社区、企业等要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健康、医药卫生知识的传播,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公众合理营养,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从2009年起,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六大工作任务之一 “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 ——(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2006〕 10 号) (一)健康教育的概念 1、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 行为干预, 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过程。 2、健康教育的实质 健康教育的实质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 社会教育活动。 学科定义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技术,影响个体和 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十三届世界健康教育大会) 3、 健康教育的三个基本特征: ⑴ 是“知、信、行”的统一。 知(知识)是基础, 信(信念和态度)是动力, 行(行为)是目标。 ⑵ 是一个从需求评估、计划、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校辅导员招聘备考题库大全-5.高等教育学.docx VIP
- 妇产科学医案,妊娠合并心脏病病例分析.docx VIP
- 矿用单体液压支柱说明书.pdf VIP
- 美女必修 做水嫩嫩的美女.ppt VIP
-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记录.docx VIP
- 防诈反诈主题班会.pptx VIP
- 【出海】2025年领英大制造行业人才全球化报告-印度尼西亚篇-LinkedIn领英.pptx VIP
- XZA系列普通(防爆)型使用说明书.pdf VIP
- DB36T 655-2012 公路填砂路基施工技术规范.docx VIP
- 基础考点15(难点7)由全称命题的真假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恒成立问题)--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讲义一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