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君主专制的演进 【一】汉武帝削弱相权:“中朝”和“外朝” 【二】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三省六部制 【三】北宋分相权 【四】元朝后期相权大 1.形成、确立 【二】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三省六部制 2.评价 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改革,对后世影响深远。 皇 帝 中书省 (决策) 尚书省 (执行 ) 门下省 (审议) 吏、户、礼、兵、刑、工 百答百中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怎样的呢? 参考答案: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秦朝开创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这种政治制度对后世的影响如何? 地方权力 中央权力 集中 集中 皇帝 专 制 主义 中 央 集 权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封建社会: 皇权vs相权 中央vs地方 本课线索: 结论: 皇权进一步加强,相权日益削弱 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中央集权 专制主义 选官用官 主要线索 中央集权的发展 【一】西汉中央集权的措施 【二】唐中期以后中央集权的削弱 【三】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四】元朝的行省制度 汉高祖 汉景帝 汉武帝 郡国并行制 ? ? 【一】西汉中央集权的措施 问题: 刘邦建汉后确立的政治制度与秦朝有何异同? 汉初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及“郡国并立”的格局-郡(郡县制)国(王国-诸侯王)并立 刘邦大封同姓王。他封给同姓诸侯王的土地面积甚至超过了中央直辖的土地面积。结果他死后不过18年,诸 侯王就发动了叛乱。 汉景帝 七国之乱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 汉武帝刘彻 【一】西汉中央集权的措施 1.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收王国官吏任免权] 2.汉武帝颁“推恩令”[削弱王国力量]。 总结 藩镇与节度使:???? 原来玄宗因对外开拓,在边境驻以重兵,设立十大兵镇,以节度使为最高军事长官。节度使领若干州,权力很大,初时由中央派大臣充任,立功后往往入朝拜相。天宝以后,李林甫为了巩固本身权位、堵塞边帅入相的路径,借口文官不懂军事,多用胡人担任节度使。结果给胡人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唐的机会。 安禄山本是混血胡人,貌似忠诚,生性狡诈;由于得到玄宗和杨贵妃的欢心,身兼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见唐室政治腐败,武备废弛,便于公元755年,以讨杨国忠为名,自范阳率兵南下,很快就攻占了洛阳,自称大燕皇帝。第二年,唐军在潼关溃败,安禄山便长驱直入长安,唐玄宗匆忙南逃。 唐睿宗为加强西、北边防,于710年始设节度使。安史之乱后,唐政府不仅对参加叛乱的节度使不予追究,还任命安史旧部担任节度使。平叛过程中设置的节度使也大多保留下来。 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持续100多年,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二】唐朝中期以后中央集权的削弱 唐朝藩镇割据导致五代十国局面的形成 唐朝设藩镇(节度使) “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局面出现 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形成 “安史之乱”平定后,星罗棋布的藩镇 藩镇割据现象的实质是什么? 实质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争 貌不惊人的安禄山 “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 ——周世宗柴荣 【三】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太祖问:“天下自唐 季以来,数十年间,帝 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 生民涂炭,其故何也?” 赵普回答:“此非他故, 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 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 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宰相赵普 宋太祖赵匡胤 材料1 : 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赵普回答:“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材料2:“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朱子语类》 1。唐朝灭亡、五代十国战乱不已的历史教训是什么? 2。宋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改变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局面? 3。地方收权后结果会怎么样? 4。你得出了什么认识? 阅读与探究 宋太祖收权运动的措施: 军事:收主要将领兵权归中央;充实 禁军 行政: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 财政:各路设转运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 作为地方开支,其余由转运使全部运送中央 评价宋太祖的收权运动 利: 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加强了中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