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浩书法欣赏(703—782).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徐浩书法欣赏(703—782) 徐浩(703-782)字季海,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名门望族。其祖师道,其父峤之,均是书家。徐浩自幼精通经术,精于书法。有《古迹记》、《论书》传世。徐浩书宗二王,尤醉心于王献之,在唐时被比作王僧虔。李邕赞云:“徐季海书若春云之高,无梯可上,幽谷之深,无径可寻,开元以来无比者。”徐浩作品墨迹有《朱巨川告身》,隶书碑有《嵩阳观纪圣德感应颂》,最负盛名的还有楷书《不空和尚碑》。《宣和书谱》称:“盖浩书锋藏画心,力出字外,得意处往往近似王献之,开元以来,未有比者。” 徐浩书法作品: (点击图片看大图) 660){this.resized=true;this.style.width=660;}” border=1 resized=“true” twffan=“done” 《朱巨川告身》 nbsp;nbsp;nbsp; 此《朱巨川告身》传是其于大历三年(七六八)八月书,白麻纸本,“纵八寸、横五尺七寸。三十行,二百三十七字”。此作曾经宋绍兴、清乾隆、嘉庆、宣统内府,元鲜于枢、张斯立,明韩世能,清冯铨、梁清标收藏。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端庄透逸、温和敦厚是徐浩书法的主要特点。这一特点源自其不俗的人格。正如宋代米芾《海岳书评。所说:“徐浩如蕴德之人,动容温厚,举止端正,敦尚名节,体气纯白。“而《朱巨川告身》正是比较鲜明闲雅天成,不假雕刻而色乃温然、苍然,盖既优以裕,大而能化者也。” 此帖用笔圆浑朴茂,气机流畅,字态端方谨严而情趣时现,足见徐氏”八体皆备、草隶尤精”深厚的基本功。从渊源上推究,此书明显地留有王羲之《兰亭序》的痕迹,这同唐代崇尚王书的风尚是相吻合的。徐浩与颜真卿生活在同一时期,徐比颜早生六年,早逝三年,生前曾互敬互重,友善相待。应当承认,两人在艺术追求上也互有影响。尽管徐氏的书法最终没能像颜氏那样具有开创意义上的革新,成为整个书法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但他书作中所展示的那种线条圆浑、形体宽博、结构稳当的均衡之美,分明与颜真卿书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徐氏书法为颜真卿书法的革新作了充分的铺垫。 nbsp; 楷书不空和尚碑 楷书陈尚仙墓志 嵩阳观记 李岘墓志

文档评论(0)

liyxi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