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次贷危机观察“主流经济体系”的核心机制
从次贷危机观察“主流经济体系”的核心机制
?“补课”与“百年一遇”
“监管不力”还是“有效需求不足”?
华尔街:功臣?罪魁?
“笼中虎”与“挟持”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
“补课”与“百年一遇”
当年,主流经济学家们鼓吹过一个“补课”论,主张中国的发展跳不过资本主义阶段,因而需要“补课”。事实上大量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经济自80年代初开始“转轨”,这一过程在1994年到1998年间基本完成,1998年后,经济系统的动态特征迥异于1994年前的系统(见王中宇《宏观调控:向左走?向右走?》科学时报2008年9月2日 2版)。
如果假设我们的“补课”始于1998年,到如今我们上课10年,大体相当于“高一”的程度。人们有了越来越多的切身体验,据此可得出远比当年真切的客观认识。此时,美国次贷危机给我们一个难得的机会,得以深入认识这个工商文明中的主流经济体系。
当一个系统平稳运行时,很难认识它的内在机制,倒是它遇到扰动、危机的时期,其行为更易于显示出它真实的内涵。这往往是催生大经济学家的机缘,例如著名的凯恩斯主义,就与1929年美国的“大萧条”有不解之缘。
9月14日,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称: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言下之义,当前的麻烦,其程度不次于1929年美国的“大萧条”。此前,格林斯潘一直被尊称为“格老”,“谁当美国总统无所谓,只要格林斯潘在美联储主席的位置上”,这样的评论一度广为流传。所以我们应该重视“格老”的忠告,重视当前的学习机会。无论你对这个体系作何价值判断,都需对它有客观的认识。
“监管不力”还是“有效需求不足”?
大量的文章都将这次风波归咎于“监管不力”,恰如国内将“三鹿奶粉”事件归咎于质监部门。然而,这真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吗?
我们先来看一下美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何在?
在“主流经济中”经济增长的制约性因素不是产能,而是需求。美国的GDP统计从需求角度将GDP分解为:个人消费、私人国内投资、出口、进口、政府消费与投资等部分,其中,进口挤占了国内市场,因而降低GDP。
图一显示了美国GDP增长的构成,由于数据波动很大,对每一组数据,用多项式拟合出趋势线,以便观察长期走势。
?
图一:美国真实GDP年增量构成(按2000年不变价计)
数据显示:个人消费对美国GDP的增长一直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因而美国经济主要靠个人消费拉动(与之对比,中国经济主要靠出口和投资拉动)。而住房对个人消费影响很大,它会带动一系列商品与服务需求。所以,那些炒外汇的人必须要关注每月公布的美国房地产销售数据。
很多美国人买房靠贷款,这是一个聪明的制度设计:年轻时靠贷款买房,用整个青壮年时期挣钱还贷,退休前落下自有房产,以备安享晚年。这个制度一举多得:对房地产商,可以扩大市场容量;对银行,可以扩大贷款需求;对购房者,可以提早实现居者有其屋(人家可没我们这样刻薄,称之为“房奴”);对政府,使易冲动的青年人忙于还房贷、老年人居有定所,这有利于社会安定。
这不是很完美吗?是哪里出了纰漏?站在银行的角度,贷款需要担保,否则你还不起怎么办?然而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提供担保物,家境殷实者自然无虞,职位优渥者可用未来的收入担保,然而,这两者之外,还有大量的人,既无有权有势的爹妈,又无可靠而丰厚的收入,就只能望房兴叹了。对房地产商和银行而言,这是个待开发的市场,对政府而言,这是个“不稳定因素”。
聪明绝顶的金融人才们从风险分析中找到了出路。还不起贷款的风险是可以靠统计数据定量评估的(人家才不像我们,拍拍脑袋就敢决策上数百亿的工程),依靠定量分析,可以给这些风险定价,于是贷款可以分为若干档,抵押越不可靠,风险的价格越高,贷款的利率越高。于是银行推出了系列产品,不同类型的客户,可以各取所需。这次导致麻烦的“次级贷款”就是这样产生的。
美财政部抛出7000亿美元救援计划后,美国布鲁金斯研究所资深人士艾尔门多夫警告:不要对房价止跌抱太高期望。他谈到,财政部的拯救方案不会改变房价不断下跌的基本面,因为这改变不了许多人根本就住不起现住的房子这一现实。
“许多人根本就住不起现住的房子”,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所谓“住不起”,应指其货币收入无法支付购房款。住房不是宝石、珍珠、游艇,它是人们的基本需求,许多人的货币收入无法满足住房这样的基本需求,但似乎谁也不从这个视角观察问题。
10年的“补课”经验与统计数据告诉我们,在主流经济体系中,资源配置的核心机制是利润极大化。而它必然驱使货币转化为利润,沉淀为资本,再去追逐未来的利润。这一机制持续运行的结果,追逐利润的货币与追逐商品并祭献利润的货币将日渐失衡,导致产能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王中宇《利润极大化与滞胀》科学时报2007年12月30日 五、六版)。
统计上广义货币M2中流动性最强的部分是M1(现钞、信用卡及活期存款),它主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