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我国,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可以为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奠定基础,可以为我国公民同特权现象作斗争提供法律武器, 可以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 法律是一切人类智慧聪明的结晶,包括一切社会思想和道德。 ——【古希腊】柏拉图? 平等是正义的表现,是完善的政治制度或社会制度的原则。 ——恩格斯 3.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权威 社会主义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权威和尊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 法律权威就是法律所具有的尊严、力量和威信。 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树立,既有赖于国家的努力,也有赖于公民个人的努力。 案例6: 2005年10月10日,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中华路上的白领大厦门前,一位农民工举着一块牌子,上面一行大字“急卖判决书”,下面一行稍小的字“653万元急卖550万元”。据媒体报道,这笔款子是开发商拖欠承建公司的工程款,法院判决后一直未能得到执行,承建公司因此无法向建筑农民工们兑现工资,无奈之下农民工们打算自己亏出100万元换个现金救急。可是,与多数走此下策的债权人一样,他们至今尚未寻到买主。其实,公开叫卖(贱卖)判决书已经不算什么新闻了。近几年来,由于“执行难”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百姓手持生效的法院判决书当街叫卖的现象屡见于报端。 思考问题①:案例中的法院判决久久不执行,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思考问题②:你如何理解法律权威和尊严? 思考问题③:国家和公民个人如何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2002年1月在北京主持召开的铁路价格听证会。 这是中国首次由中央政府举办的价格听证会。 现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许多重大问题,政府都通过听证形式来进行。 对听证会参加人及听证机构的要求: 一是不重复听证 二是公开原则 三是公正原则 四是客观原则 听证会中获取的信息和公众意见,应当作为立法的重要依据。对听证会中公众反映强烈的、重要的意见,法案没有采纳的应当作出说明。 2001年4月21 日,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正式实施。 2003年“非典”期间,官员问责逐渐走进公众的视野。 官员问责制实质是建设现代责任政府的本质要求,也是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保证。 中央文件频频发,只问不责为哪般? 官员“复出”无疑刺痛了公众的心,它意味着此前的官员下台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这种应对方式失去了惩前毖后的警戒作用。 纵观近年来的重大突发事件,官方在危机应对过程中的一个普遍做法是问责。 但是,从理性上讲,这种问责不是为了解决事件本身只是为了缓解舆论压力的作用。 需要建立被问责官员复出的回应机制,包括明确复出任职的事由、依据、程序是什么 。 《普法歌》 人人要学法,法律用处大。社会各行业,处处需要它。 做人要守法,约束你我他。办事懂规则,生活秩序化。 用法护自己,理直胆气大。法前人平等,靠法走天下。 胸中有良法,歪斜全不怕。正气大发扬,利民利国家。 从国家角度说,维护社会主义法制权威,重点做到: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应当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1)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不断增强法律意识; (2)积极宣传法律知识,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良好风尚; 斗争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事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也包括事中和事后制止、检举、揭发违法犯罪行为。 (3)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以自身的行动去维护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 与犯罪分子作斗争,不一定要真枪实弹的与敌人作正面斗争,要先保全自己,然后再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以最小的牺牲制服犯罪分子。 乘公交车注意提示音 司机发明公交“暗语” 刚刷完公交卡,司机却问:“你刷卡了没有?”碰到这种情况,你不仅不能埋怨司机,反而要谢谢他。因为,这时一只正伸向你钱包的贼手,可能被司机的这句话吓得缩回去了。 你刷卡了没有? 谢谢观看 引思明理 思考问题①:两个案例给你什么启示? 思考问题②:两个案例判罚的依据是什么? 思考问题③:冤案的发生是否意味着法律失去了它的效力?谈谈你的看法。 1.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正式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该法自2000年7 月1日起履行。 什么是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 依法治国 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 文化事务 社会事务 依 法 治 国 广大人民群众 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湘教版必修二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二)讲解.ppt
- 政治:人教版必修二第二课第三框+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上课用)讲解.ppt
- 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共38张)-副本讲解.ppt
- 湘教版九年级第1单元第3节第2框+让世界充满爱(共31张)讲解.ppt
- 湘教版七上数第5章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图学第1节《数据的收集与抽样》系列(共38张)讲解.ppt
- 政治-北师大版九年级第八课第三框+维护祖国统一(共20张)讲解.ppt
- 湘教第二单元第一节共同的问题共同的选择(共28张)讲解.ppt
- 政治本体论讲解.ppt
- 项目1国际货运代理讲解.ppt
- 政治必修2同步: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讲解.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