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隆裕太后被迫同意清帝退位 年仅六岁的宣统皇帝 退位诏书 (四)革命结束: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袁世凯在北京 就任临时大总统 (五)历史功绩: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1.性质: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中国(功绩):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世界: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对越南、印尼等国起了推动作用 局限性: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或者在大多数程度上达到了。 教训: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探 索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改良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路在何方? 扑街 扑街 扑街 *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3课 辛亥革命 他是一位行者,毕其一生都在“寻经”、“布道”。从学医到从政,他一直都在寻找治病之良药,最终,他从西方找到了“真经”——民主,他“普度众生”的活动就是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 “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幸遭。真熙嗥,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晚清国歌《巩金瓯》 清朝的国旗黄龙旗 一、辛亥革命的酝酿 1、政治条件:《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普遍感到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成为大势所趋。 一、辛亥革命的酝酿 材料:为了……缓和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慈禧太后感到再也不能照旧样式统治下去了……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内容有奖励实业;兴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等。……“新政”过程中,清政府大量增加捐税,加重剥削人民。 材料二:为了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维护风雨飘摇的封建统治,清政府决定实行“预备立宪”。…… 1911年,清政府在立宪派一再要求下,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庆亲王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在13个内阁成员中,皇族占7人,被称为“皇族内阁”。“预备立宪”实际是一个骗局。 “预备立宪”的骗局暴露以后,立宪派内部开始分化。……清政府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 问题: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程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辛亥革命的背景资料: 一、辛亥革命的酝酿 辛亥革命的背景资料: 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情况: 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民族资本新开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50余家,即平均每年新设厂约为2家,投资总额合计470万元,每年新增投资额平均约20万元。 ? 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的速度为15%。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二(人民版) 2、经济和阶级基础:清政府推行“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一、辛亥革命的酝酿 革命派同保皇派论战, 推动革命高潮到来 1901~1905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思 想 要不要暴力推翻清王朝统治 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建立资产阶 级共和国 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三个人物,两个地点 章炳麟、邹容、 陈天华 东京、上海 3、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一、辛亥革命的酝酿 时间:1894年 创立人:孙中山 地点:美国檀香山 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入会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建立合众政府。” 目标: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兴中会的创立: 4、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成立时间 名称 领导人 成立地点 1894年 兴中会 孙中山 檀香山(美) 1904年 华兴会 黄兴、宋教仁 长沙 1904年 光复会 蔡元培 上海 1906年 日知会 刘静庵 武昌 同盟会成立前后的主要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4、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一、辛亥革命的酝酿 光复会领袖蔡元培(上)、章太炎(下) 光复会的入会誓词 华兴会部分领导人在日本的合影 (2)同盟会的建立及意义 时间: 1905月年8 地点:日本东京 成员组成: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员 政治纲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