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比较上表中两个不同的年份,看看各项支出在当年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有什么变化,哪些变化比较大,哪些变化比较小,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2003年与1993年比较,食品和衣着的消费支出比重减小(恩格尔系数下降),而教育、住房、交通通信和电费等支出比较大。说明上海市经济飞速发展,市民收入增加了,市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也说明上海市民的消费结构在发生着变化,人们的消费支出正在由生存型向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转变。 。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 1、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消费结构的变化是如何反映市民丰富的生活内容? 1、决定着人们消费行为的因素是经济条件和需求层次。 2、近年来,上海市民家庭消费正在向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转变。 二、多元的生活方式 1、什么是生活方式? 一般指人们的物质资料消费方式、精神生活方式以及闲暇生活方式等内容。 2.案例解读:《母与子》 冲突表现 冲突原因 母亲主张到农贸市场买蔬菜便宜,而儿子认为 超市里蔬菜是绿色食品,无污染、无公害,安全 超市购物 是否要辞退钟点工 饮食习惯不同 是否去川菜馆吃饭 用什么做小宝宝的尿布 能否与邻居攀谈 母亲主张辞退,理由是自己能做,可以节省开销,儿子不同意的理由是母亲不会做上海菜 母亲吃惯了家乡菜,小李妻子吃不惯麻辣味 母亲认为下馆子吃饭太贵,烧的川菜不地道 小李夫妇可能已习惯经常下馆子吃饭 母亲主张用旧床单,省钱 小李夫妇坚持用一次性尿布,舒适、安全、方便 母亲习惯与同年龄的老人拉家常 儿子劝母亲少与外人交往,当心邻居会拨弄是非 比较母亲和儿子的消费行为,你认为谁更“绿色”?为什么? 母亲是农民,其生活方式比较传统,远离现代都市生活,朴素、自然,某些方面可能更接近“绿色生活”的理念,但她的饮食习惯中也有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方面。儿子是现代青年,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的现代意识,但在某些方面他的生活方式也不是绿色生活方式,如在用水方面就大手大脚,不注意节约,再如在使用一次性尿布后,垃圾不实行袋装化处理,可能造成环境污染。 人们的生活方式是一个长期形成的过程,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我们要学会选择、学会适应和学会尊重。 如何处理因生活方式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和冲突? 人的生活方式会经常改变吗? 生活方式的形成受哪些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1、制约和影响生活方式的因素主要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个人的经济收入、文化传统、教育背景、职业、民族习俗、自然环境以及人的价值取向等。 2、社会上存在着多元的生活方式。 3、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应提倡勤俭节约,倡导合理、科学的消费。 1、积极拥抱精彩世界 2、从容面对现实生活 一、复杂的生活环境 1、积极拥抱精彩世界 2、案例解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姜岚为什么希望独自外出旅游? 她具备哪些外出独自旅游的条件? 如果她能成行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 围绕姜岚独自一人外出旅游她的父母和网友们的态度如何? 你认为一个14岁的少女独自闯荡世界可能会面临哪 些主要危险? 1、如遇到坏人,缺乏防卫能力。 2、如遇到自然灾害,缺乏逃生能力。 3、如果生病了自己不会照顾自己,等等。 如果姜岚坚持要独自一人外出旅行,她该怎样说服父母呢? 1、讲明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对丰富个人的社会阅历、陶冶个人情操的好处; 2、锻炼自己独自处理问题的能力; 3、设计一个旅途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应急方案,等等。 如果你支持姜岚的举动,你能提出哪些建议,帮助她顺利完成这次旅行? 1、去比较安全的地方; 2、带好旅行中的所有必需品,包括常用药品、导游图、手机等,始终保持与父母的联系; 3、不与陌生人打交道,遇到突发事件要大胆呼叫或及时向110救助,等等。 /contents/140/10245.html 单身旅游如何自我防护 /html/chuyoubaodian/6292.html 旅游安全常识 1、社会是复杂的,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新的社会问题。 2、面对复杂的社会,我们一方面要倡导独立精神,一方面要防范各种侵害。 二、从容面对现实生活 阅读案例《我的困惑》 1.这名初中生在日记中提出了哪些疑惑? 日记一: .为什么那个男青年撞倒了老人非但不去搀扶,反而逃跑了? .那个女孩扶起了老人却遭到别人的误解? .现在社会是不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应关心社会、关心他人? 日记二: 那个年轻女子为什么要装扮成聋哑人人卖她的东西? 母亲为什么阻止我施舍? 假如那是一对真正的母子俩,又确实需要帮助,我该怎么办? 1.这名初中生在日记中提出了哪些疑惑? 2.那个女孩有什么办法,既帮助了老人,又不被人误解? 3.想像一下,如果日记中的“我”要上前为女孩作证,可能会产生哪些结果?对这些结果你如何应付? 即刻被大家所接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