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报道摄影 随着图片在媒体上更为广泛的使用,大量难以为新闻摄影定义所界定的摄影形式出现在报刊等媒体的版面上,比如报刊的图片专题报道,和图片故事,版面上单张非新闻的特写报道,在摄影室里使用模特、道具拍摄,刊登于报刊的汽车版、时装版、美食版、家居版上的商业摄影,在杂志封面上出现的摄影插图等。 在美国新闻摄影领域,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摄影教授克里夫.艾邓在20世纪40年代率先提出了“报道摄影”这一概念,将“媒体上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所有报道形式”都归结为报道摄影。 从此,新闻摄影、杂志摄影、 媒介摄影、纪实摄影、摄影报道等都归结为报道摄影。 三、新闻摄影与宣传摄影 宣传摄影也是报道摄影中的一种形式,它与新闻摄影的最大的不同在于审视报道事件的角度不同。宣传摄影是从与事件相关的利益集团出发,决定拍什么,怎么拍,向媒体提供什么样的影像,怎样达到影像公众舆论的目的。新闻摄影则是新闻媒介从报道新闻事件的新闻点出发,决定拍什么、怎么拍、怎么用、向公众提供什么样的影像,来达到对事件有关各方都公平的报道。 中国媒体的摄影报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遵循的是宣传摄影的运作规律而不是新闻摄影的规律。近年来,随着中国媒体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新闻摄影在媒体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更多的新闻摄影作品出现在我们的报纸版面上。 鉴于从传播学的角度上“宣传”一词带有明显的贬义,意味着片面、误导、鼓动的含义,因此西方新闻界都在尽量避免使用“宣传”这个词,而将宣传摄影美其名为“公关摄影”。 第二节 新闻摄影的特性与功能 一、新闻摄影的特性(属性) 新闻摄影是以摄影为手段记录、传播形象新闻的形式,其本质属性是向社会报道新闻。 有的照片在视觉上有意义,有的照片在内容上有意义,一个优秀的新闻摄影记者应该努力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用同一张照片表现。 因此,新闻摄影应该具备以下两个特点:形象性和新闻性。 (一)形象性 新闻摄影所承载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语言表达的,新闻摄影记者因此也应当学会用视觉语言去传达信息。但是,新闻摄影的形象性又不等同于其他摄影门类,即视觉语言的创造必须建立在传递新闻信息的基础之上。因此,有人形容新闻摄影记者是带着镣铐跳舞。 新闻摄影的形象性应该遵守以下两个法则: 首先,新闻摄影图片要用通俗易懂的视觉语言来表达。这就是说,报道摄影的视觉符号要能够让读者一目了然,不宜使用过于个人化或者过于晦涩的表达方式。当然,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摄影记者的创造力被束缚,但是摄影记者必须在个性化和通俗易懂这两者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其次,新闻摄影的形象要基于事实,绝对不允许因为追求形象的完美而破坏真实性,比如脱离现实的摆拍、布置、后期加工处理,这些都是必须坚决杜绝的。 (二)新闻性 这里所谈到的新闻性,实际也可以理解为“传达信息”,因为随着报道摄影内涵的拓展,比如插图摄影、特写摄影作为报道摄影门类之一而出现——报道摄影传达的信息,不仅仅是新闻事件(硬新闻)。 新闻性是报道摄影(新闻摄影)区别于其他摄影门类的本质特征。也有的学者认为形象性是新闻摄影的外部形式,那么新闻性就是新闻摄影的内部形式。受众通过欣赏外部形式,而最终获得的是对内部形式,也就是新闻信息的解读。 必须要指出的是,报道摄影(新闻摄影)的形象性和新闻性这两个特点是相辅相承、缺一不可的。不同的情况下,受众对其诉求也不尽相同,比如突发新闻,其本身新闻价值极高,所以即使摄影记者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无法获得完美的画面,照片本身的新闻性也足以弥补形象性的不足。反过来,在特写新闻摄影中,因为摄影记者又充分的时间琢磨创造,读者对形象性的要求则会相应更高一些。 五、新闻摄影的功能(媒体使用照片的理由) (一)传播形象信息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用瞬间形象传播信息,是新闻摄影基本的、区别于其它新闻报道方式的功能。这里要强调的是使用图片来传达的是文字无法表述,或很难表述的视觉信息,比如:人的长相、表情、场景、地形地貌、新闻环境、图片中视觉符号之间的关系等。 (二)记录历史(史料价值) 图片不像文字资料可以通过事后采访当事人,目击者获得,图片资料的获取往往是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即时性的,刊载有图片的报道因此具有较高的记录价值和史料价值。 (三)宣传教育 形象生动地向广大受众传播国家经济建设成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成就,宣传英雄人物、先进人物以及新的历史时期所涌现出来的新风尚,新的价值观,对广大受众进行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进行尊重社会公德、见义勇为、艰苦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云南怒江州福贡县义务教育教师专项招聘65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第3课+中古时期的西欧【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B16.36-2020 孔板法兰 中文版.pdf
- 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docx VIP
-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单元思维导图.docx
- 河南省2025届高三新未来九月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数学试题(原卷版).docx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培训PPT课件.pptx VIP
- 白皮书TOGAF标准第10版简介.pdf
- GBT 11062-2014 天然气 发热量、密度、相对密度和沃泊指数的计算方法.docx VIP
- 2025青海海北州海晏县招聘政府雇员22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