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名制”车票丢失,要求“全额补票”是否合理? 暑假期间,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大二学生陈绘衣与同学去云南山区支教。出发前,她在12306网站上买了7月30日从杭州东站前往昆明火车站的K739次列车车票,票价487元。 但当乘务员在车上查票时,她发现车票丢了。 乘务员要求补票,陈绘衣出示了12306网站发来的通知购票成功的手机短信、网站购票信息、身份证等,证明自己已经购票,但乘务员不予核查,要求全价补票并支付5元手续费。陈绘衣无奈照办。 小陈最早购买的火车票,她把它拍下来了,后来车票遗失。 补票全票加收手续费5元 8月下旬,她将昆明铁路局诉至杭州铁路运输法院,请求判令被告退回补票款。9月22日,法院立案受理,将依简易程序,于11月4日14时15分在该院第二法庭开庭审理。 后原告因影响大放弃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审理,不在原定的11月4日下午开庭,该案开庭时间已延后至12月1日。 放弃和解原因 立案时,委托人确实表达过同意和解的意愿,但当时昆明铁路局不同意。在接到立案通知书后,对方向法院表达了退款、庭外和解的意向,但委托人考虑到与她一样碰到类似情况的人很多,希望通过公开审理让更多人关注此事,敦促铁路部门修改类似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规定,因此拒绝和解。 官方解释 10月中旬,昆明铁路局客票所主任张平在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采访时表示,铁路部门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甲买了车票,乙没买,甲把票给乙,乙凭甲的车票进站乘车,而甲用自己的购票记录进站乘车。这不仅侵占旅客权益,而且损害国家利益。由于铁路客车开行密集,客流量巨大,旅客上下车频繁,要逐一核验旅客身份信息,工作量非常大,也给旅客出行带来不便。在这样的情况下,实行挂失补办,既能解决旅客丢票后的进站乘车问题,也能防范恶意逃票。 根据铁路局规定,可退票款的情形只有两种,一是丢票乘客在停止检票前20分钟办理了挂失补票手续,另外一种是上车补票后又找到原票的情形。 铁路部门涉霸王条款屡被诉 2013年,因所购站票与坐票同价,却未享用相应座位服务,上海交大学生雷闯起诉上海铁路局。 2014年,雷闯再次因同样的情形起诉广深铁路公司,尽管被判败诉,今年2月他又再次起诉广深铁路公司,请求判令将购买的无座车票打5折。 2014年,律师董正伟因不满退火车票被扣20%退票款,向国家铁路局申请公开退票成本等信息遭拒而提起行政诉讼,法院一审判决要求国家铁路局撤销原答复,重新答复。 2014年,何奎因车票丢失强制补票广铁公司告上法庭,长沙铁路运输法院一审判决铁路部门向旅客退还其重新补票的票款,二审法院判决驳回了何奎的诉讼请求。 2015年,广东乘客陈书伟起诉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索要一张加盖发票专用章的发票,但被告知火车票就是发票,陈书伟认为被告有提供发票的民事责任,应以自身行动取得消费者信任,希望能借此推动一些规则出台。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佟强表示,实名制车票在法律意义上属记名有价票证,可以挂失。通过身份证、购票短信等凭证能证明其确实购买车票,应允许乘坐火车。 中国政法大学民法研究所副所长刘智慧教授认为,要求全额补票的前提应是旅客无法证明已经购票,而在实名制购票的背景下,旅客可以证明已经买了车票,再要求全额补票,明显不合法律规定意旨。 张老师从经济学上分析,火车票卖出以后,使用权已经在乘客手中,铁路部门再次收取补票费用属于二次消费,是明显不合理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