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马克思主义教案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组内成员及人员分配 01 原著掠影及导入 02 原著背景和基本观点 03 原著评价及意义 04 问题提出及解决与收获 05 内容概要 Table of Contents 小组成员 组长:张珺瑶 组员: 刘婧彤 侯欣怡 付苏 李晔萌 谢跞琪 董文 马凯 胡凤发 窦彬 李子恒 张豪杰 收集资料:张珺瑶 付苏 侯欣怡 原著与理论联系:李晔萌 刘婧彤 董文 整理资料及PPT制作播放:刘婧彤 演讲稿:刘婧彤 谢跞琪 讲解人:谢跞琪 问题提出与解决:组内全员 材料收集 全组成员一同阅读《国家与革命》一书 全组成员带着问题一同观看电影《列宁在1918》 图书馆查阅资料 利用网络查阅有关资料。 ◆ 列宁针对资产阶级和机会主义者极力掩盖国家阶级性的谬论,概括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思想,鲜明地揭示了国家的阶级本质。 ◆ 独创地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实质,充分论证了专政的必要性。 ◆ 揭示了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新型民主的一致性。 ◆ 从理论上探讨了社会主义新型民主的发展规律,注意到无产阶级专政职能的多样性,集中说明了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 写作的历史背景 《国家与革命》一书写于1917年8—9月 《国家与革命》一书是在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日益高涨,俄国十月革命即将爆发,马克思主义与第二国际机会主义激烈斗争的情况下写成的。概括地说,就是三个需要。即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反对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需要;俄国“十月革命”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一书从无产阶级国家学说的发展的角度节选了其中部分章节和段落。 列宁首先引证并分析马克思写的《哲学的贫困》和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中有关国家问题的论述。然后,列宁从发展的观点来考察,认为《共产党宣言》虽然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最初思想,但是国家问题还提得非常抽象,只用了最一般的概念和说法。列宁接着引用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书中总结1848一1851年革命时的一段论述,来说明马克思这时已明确作出了必须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结论。 1848年2月巴黎爆发武装起义和1871年出现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是它的实践背景。 理论背景及实践背景 《国家与革命》是最完整、最集中论述国家问题的马克思主义重要著作,在指导俄国十月革命和苏维埃政权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也产生过重要影响。就其基本立场和方法来说,启发和指导意义是深远的。《国家与革命》在集中论述国家问题的同时,一些极有价值的相关论述也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关注。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近百年的历史演变,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和社会矛盾已经与列宁所处的那个时代不同。如果我们不能与时俱进地重新认识有关国家的问题,将可能不利于我们正确利用国家机器,保证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关。 ● 国家是剥削被压迫阶级的工具。在社会分裂为阶级之前,国家并不必要;只有在出现阶级剥削和压迫之后,国家才是必要的。 -----《国家与革命》 - ● 只有实现共产主义才能完全不需要国家。对于那时可能出现的“个别人捣乱”的现象,可以通过文明人劝解打架的办法解决,不必要采取镇压(即法律)的手段。 -------《国家与革命》 1.人类社会是否需要管理? 2.没有法治只靠思想工作行吗? 3.国家及其与共产主义矛盾吗? 《国家与革命》在指导俄国十月革命和苏维埃 政权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也产生过重要影响。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近百年的历史演变,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和社会矛盾已经与列宁所处的那个时代不同。我们只有用与时俱进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继承和发展前人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