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底光缆大揭秘
图1 揭秘海底光缆变迁史
海底光缆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通信手段之一。1986年,美国ATT公司在西班牙加那利群岛和相邻的特内里弗岛之间,铺设了世界第一条商用海底光缆,全长120公里。1988年,美国与英国、法国之间铺设了世界第一条跨大西洋海底光缆(TAT-8)系统,全长6700公里,含有3对光纤,每对的传输速率为280Mb/s,中继站距离为67公里。这标志着海底光缆时代的到来。
1989年,跨越太平洋全长13200公里的(TPC-3)海底光缆也建设成功,从此,海底光缆就在跨洋洲际海缆领域取代了同轴电缆。铺设1000公里的同轴电缆大约需要500吨铜,改用光缆只需几吨石英玻璃材料就可以了。与昂贵的铜材相比,沙石中就含有石英,几乎取之不尽。此外一根头发般细小的光纤,其传输的信息量相当于一捆饭桌般粗细的铜线。一对金属电话线至多只能同时传送一千多路电话,而一对细如蛛丝的光导纤维理论上可以同时接通一百亿路电话!
据不完全统计,从1987年到2001年,全世界大大小小总共建设了170多个海底光缆系统,总长近亿公里,大约有130余个国家通过海底光缆联网。目前,全世界超过80%的通信流量都由海底光缆承担,最先进的光缆每秒钟可以传输7T(1T等于1024G)数据,几乎相当于普通1M家用网络带宽的730万倍。通过太平洋的海底光缆已经有五条,每天有数亿网民使用这些线路。
海缆通信技术的变迁
海底线缆通信已有一百多年历史,1850年盎格鲁-法国电报公司开始在英法之间铺设了世界第一条海底电缆,只能发送莫尔斯电报密码。1852年海底电报公司第一次用缆线将伦敦和巴黎联系起来。1866年英国在美英两国之间铺设跨大西洋海底电缆(The Atlantic Cable)取得成功,实现了欧美大陆之间跨大西洋的电报通讯。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后,海底电缆具备了新的功能,各国大规模铺设海底电缆的步伐加快了。1902年环球海底通信电缆建成。
中国第一条海底电缆是清朝时期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在1886年铺设通联台湾全岛以及大陆的水路电线,主要作为发送电报用途。到1888年共完成架设两条水线,一条是福州川石岛与台湾沪尾(淡水)之间的177海里水线,主要是提供台湾府向清廷通报台湾的天灾、治安、财经,并提供商务通讯使用;另外一条为台南安平通往澎湖的53海里水线。福建外海川石岛的大陆登陆点依旧存在,但是台湾淡水的具体登陆点已经不可考。
同陆地电缆相比,海底电缆有很多优越性:一是铺设不需要挖坑道或用支架支撑,因而投资少,建设速度快;二是除了登陆地段以外,电缆大多在一定深度的海底,不受风浪等自然环境的破坏和人类生产活动的干扰,所以,电缆安全稳定,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能好。
图2 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和光反射试验示意图
光纤通信改变世界
光导纤维的出现使海缆通信取得跨越式发展。光,也许是最平常却最不平常的东西。它时刻在人身旁,却又一直无法捕捉称量。1870年的一天,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John Tyndall)在皇家学会演讲厅讲述光的全反射原理时,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他在装满水的桶壁上钻个孔,然后用灯从桶上边把水照亮,结果人们看到光线顺着流出的水柱而弯曲。1955年,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的卡帕(Narinder Kapany)博士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发明了用玻璃制成了极细的光导纤维。其后不断有科学家尝试利用玻璃纤维来传递信息,但由于光线在长距离传输过程中衰减损耗耗率过高而难以实现。
直到上世纪60年代,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博士和研究小组,在详细研究了玻璃介质的传输损耗后,于1966年7月,在PIE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用于光频的介质纤维表面波导》的论文,提出制造光纤的玻璃纯度是降低光能损耗的关键,而熔炼石英正是可以制造高纯度玻璃的材质。他预言通过加强原材料提纯,加入适当的掺杂剂,只要把光纤的衰耗系数降低到每公里20分贝以下就可用于通信。而当时世界上用于工业和医学方面的光纤材料,衰耗系数高达每公里1000分贝!高锟的设想被认为是可望不可及的。为此,他不得不担当起一个“布道者”的角色,四处拜访玻璃工厂,宣扬他的理论。
四年后的1970年,美国康宁玻璃(Corning Glass)根据高锟的设想,花费3000万美元用改进型化学气相沉积法(MCVD法)制造出当时世界上第一根超低耗光纤,得到30米光纤样品,首次迈过了“20分贝/公里”门槛。这一突破,引起世界通信界的震动,发达国家开始投入巨大力量研究光纤通信。之后技术不断进步,1972年光纤衰耗降到4分贝/公里,1974年降到1.1分贝/公里,1979年日本电报电话公司研制出0.2分贝/公里的极低损耗石英光纤(1.5微米),1990年康宁研制的光纤衰耗降到0.14分贝/公里,这已经接近石英光纤的理论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国际经济贸易词汇贸易价格术语讲义.doc
- 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生物复习精选专题练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含)讲义.doc
- 国际经济学2中文版讲义.doc
- 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生物复习精选专题练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含)讲义.doc
- 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本科专业实施方案讲义.doc
- 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生物复习精选专题练克隆技术(含)讲义.doc
- 国际快件收寄讲义.doc
- 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生物复习精选专题练酶与ATP(含)讲义.doc
- 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生物复习精选专题练生态工程(含)讲义.doc
- 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生物复习精选专题练生物的进化(含)讲义.doc
最近下载
- 2023年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网络工程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docx VIP
- 2023年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docx VIP
- ODCC 阿里巴巴 浸没液冷数中心规范.pdf VIP
- 青少年无人机课程:开启天空探索之旅.pptx VIP
- 一种偏振光红外头痛治疗仪.pdf VIP
- 医疗技术人员能力评价表(内科).docx VIP
- 物性表_索尔维_PPSU Radel R-5500.pdf VIP
- 23、提高模板工程安装一次验收合格率.docx VIP
- 华东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实验二抗氧化剂实验方案苹果汁.docx VIP
- 《中文版Cinema 4D三维建模与视觉设计案例教程[R25]》项目1Cinema 4D基础知识 .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