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交流提纲 第一部分:感知全国高考 一、高考的“任性” 1、高考的科目变化 2、课改的变化 二、“任性”的命题 1、山东高考这几年 2、远眺全国卷 第二部分:遐想复习策略 一、整体的认知 二、建议与设想 三、复习中的教学管理 第一部分:感知全国高考 一、高考的“任性” 1、高考的科目变化--- 70年代末;80年代;90年代;2007以来;当今…;中间还有标准分,以后高考命题权分散…(山东还有60分能力试卷) 中间和社会的变化和需求有密切关系,总感到“突然”“任性” 二、“任性”的命题 1、山东高考这几年 (1)方向是正确的:能力立意 例如07社保题;08家庭题;09书籍题;10哥伦布史观题;11黄宗羲孟德斯鸠史料观论;12严复题;13近代教育图表题;14研究性学习妇女解放题;15的宋代理学题 (2)特点是突出的:所谓“能力”“素养” 阅卷人:2014试题特点: 突出主干知识,体现基础性 突出能力立意,体现学科性 突出课程理念,体现创新性 突出考生主体,体现人文性 2、远眺全国卷:怎么考? (1)选材容量大,信息分散: 13年古代海洋利用题:材料700字; 14年东北地区移民题:550字; 15年40题韩愈和康有为题460字; 改革题: 13年清末新政题350字; 14年古代山林管理近300字; 15年衡制改革350多字…… (4)答案简介,难以捉摸,但堂堂正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作用。(9分) 45.(15分) (1)北方战乱,人口南迁;豪强大族擅占山泽,百姓无权享有山泽之利。(6分) (2)确定山泽占有私有制;缓解山泽占有的矛盾;保护了官僚阶层的经济利益;推动南方开发,促进社会经济发展。(9分) 什么样的学生能考好? 怎样备考才能适应新高考? 第二部分:遐想复习策略 一、整体认知: 高三教师的起点 1、进一步明确任务: 高三老师的任务:为学生的未来奠基(分数),为学校的发展贡献(人数)。 要求:走进高考;引领复习;踏实落实;科学提升。 永远关注:高考怎么命题?老师怎么教好? 学生怎么学会? 3、了解高考题: 4、掌握学生现状:从接触历史学科,到高三总复习前,有些漏项空白项尚未补全。 5、成熟的高三一轮复习现状 (1)宏观规划: (2)复习的原则:基础性、实用性; (3)复习课的模式: 教学设计:宏观设计或微观设计; 复习方式:专题复习或通史复习; 课 型:新授课翻版型/教辅依赖型/学案导学型 (4)课堂教学: (5)复习资料的使用: 6、一轮复习的隐忧 (1)教学过程的偏差 (2)客观效果:学生疲于应付,效果可疑!! 7、踏入高三前的基本知识铺垫 (1)单元顺序 三代(前2070—前771约1300年) 春秋战国(前770—前221约550年) 秦汉(前221—220约440年) 魏晋南北朝(221—581约360年) 隋唐(581—907近330年) 宋元(907—1368约460年) 明清(1368—1840约470年—1911) 二、复习建议与设想 1、基本原则 2、三轮复习 3、单元复习和知识体系 4、例题与方法指导 5、关于选修 1、基本原则 (1)目的:培养基本的历史素养、锻炼基本的展示能力、提高效率 (2)手段:知识损与益、教材与教辅、例题与练习 (3)核心:波浪式递进 3、知识体系和单元复习 (1)关于知识体系 掌握知识体系是高中生的基本任务 知识体系分层次:三轮复习各侧重 一是教材体系 二是考试说明体系 三是国别体系 第一系列:教材体系:专题体例—暂略第二系列:考试说明体系:通史体例 第三系列:国别体系 第二、三、四课时:在巩固的基础上,练习。主张强力分析例题,建议以高考题为主(不受进度影响)。 如何通过抓信息点开展审题 如何打腹稿组织答案 如何展示?何处要精炼,何处可简化? 例题后如何巩固练习?课上和课下的结合 升华和内化。 建议:精炼要到位,以不丢分为原则,欣赏满分卷。 4、答题方法的提示: 讲例题和点评时随时灌输做题技巧 (1)选择题:熟能生巧、一轮奠基 目的:把握规律 方法:简单化,关注最佳型、特征型,提示排除法(不见组合题),选题时大胆取舍。 (有人曾概括各模式:排除法、史料支撑法、转换法、理论分析法、求同存异与求异存同法、参照法、关注程度词语法……)不固定思路。 (2)非选择题:笨鸟先飞、落实到位 答题方式:读透题目,固定思路(怎么设问就怎么回答,有问必答)。 原因背景类、措施内容类、影响意义类、评价评述类、特征特点、对比类、启示认识类…… 答题思路:紧密联系问题,材料为王。精准对接,多元观察,完美展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