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标:(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什么是经济体制改革? 2.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3.怎么样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含义: 经济体制: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定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其运行方式,它包括社会经济组织和管理经济的制度、方法以及经济运行机制。 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一、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⑵意义:揭开了我国经济改革的序幕{} (1)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轨道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 为什么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业不发展,农村就不会稳定,社会也不会安定。(无农不稳)农民生活一直比较贫困 改革前“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经营管理过于集中,分配上平均主义严重,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改革措施: 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前提: 坚持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 特征: 包产到户 分配上: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历史意义: 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极大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 1978年,安徽发生特大旱灾,凤阳县许多人都外出讨饭了。没有外出的小岗村农民感到与其坐等饿死,不如大胆想个办法。于是,在1978年12月的一个夜晚,他们聚在一起,开了个秘密会议,写下了保证书,决定包产到户。 小岗村部分按手印农民合影 安徽、四川试点: 改革前小岗村农民居住的茅草屋 安徽凤阳县是一穷乡僻壤之地,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花鼓闻名全国。当时有一首广为流传的凤阳花鼓唱道: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户人家卖牛羊, 小户人家卖儿郎。 奴家没有儿郎卖, 身背花鼓走四方。 印有18个鲜红手印的中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 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在实行包产到户后,改变了过去长久以来“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的状况,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 凤阳农民打花鼓庆丰收 丰收的小岗生产队农民 ⑵、发展乡镇企业——调整产业结构 意义: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背景:家庭承包责任制普及后,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政府鼓励他们兴办社会急需的行业,扶助他们发展多种经营。 乡镇企业的竹编手工业生产。 广东乡镇企业 为什么要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材料一:1956年,上海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购买风扇、鼓风机降温的措施,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自主权,要经过层层批报,当时要经过十一个部门审批,盖11个章。等最后的章盖完了,夏天已经过去了。 材料二: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两厂仅相隔一墙,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所以导致了冶金部把铜调到外地去,而电缆厂要从云南调进铜,这样就造成了运输上的浪费和时间上的浪费。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国有企业 说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没有自主权,不能发挥创造性、积极性,造成了官僚主义,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 1、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 1)国企存在弊端 2)农村改革的推动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3、主要内容: ①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 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②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 管理为主、宏观调空的管理体制。 ③在分配改革方面,是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④产权制度方面:1992 十四大 开始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规范化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以适应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要求。 2004年中国(包括香港、台湾)共有16家公司入选《财富》 杂志排出的全球500强 4、国有企业改革的作用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有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