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比较教育 平顶山教育学院 陈培霞 第一讲 比较教育概述 一、比较教育概述 二、比较教育的历史发展 三、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 比较教育概述 概念:比较教育是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当代世界各国的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揭示影响教育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社会等各种因素,探索教育的一般规律及其发展趋势的一门教育科学。 既是一门应用科学,也是理论科学。 二、特点和作用: 特点:跨国性或国际性 跨学科性 可比性 作用: 1.扩大视野,加深对世界教育的认识。 2.了解国外,加速对本国教育的认识。 3.借鉴外国教育经验,推动本国教育改革。 4.通过比较研究,使人们掌握教育的普遍规律。 二、比较教育的历史发展 比较教育的发展史,从1817年法国教育家朱利安第一次提出比较教育的计划至今,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比较教育的初创阶段(1817~20C初) 特点:借鉴外国教育经验,未形成独立学科 人物:朱利安发表《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 意见》,率先将比较法引进教育学,确立了比较教育的一系列专门术语。 朱利安被称为“比较教育之父”。 (二)第二阶段(20C初~1945年) 特点:因素分析 20世纪初,出现了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技术革命,二战后,出现了一个社会主义阵营,引导国际范围办对教育因素(文化背景、社会制度等)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要求。 (三)第三阶段(1945年~现在) 特点:规模扩大,多种方法多方面探索 比较教育进入科学化阶段,整个欧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研究网络。 中国比较教育的历史发展: 在时间上比西方国家推迟了几十年或上百年的时间。最早的一部介绍外国教育的著作是薛福成的《出访国日记》。 “五四”运动后,中外文化交流增多,比较教育有了较大发展。50年代后,对欧美国家教育采取基本否定的态度,对前苏联基本上是移植并照搬,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全国已初步形成一个比较教育研究的系统和网络。 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 比较教育是以比较法为研究方法的一门教育科学。主要的方法有: 比较法 调查法 统计法 描述法 分析法 历史法 第二讲 中小学学制比较 一、学制的概念和类型 二、各主要国家的学制情况 三、国外中小学学制改革的趋势 一、学制的概念和类型 概念: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各级各学校的关系等。 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主体部分。 学制是国家通过立法作出规定而建立起来的,从而保证一个国家学制的统一性、稳定性和完整性。 学制的构成: 学制是由纵向的学校阶段和横向的学校类型构成。前者形成学校的体系的阶段性,后者形成学校体系的类型。在现代社会之前,学校主要由其教育对象的出身阶层和社会地位决定的。 类型(现代学制)归纳起来,学制有单轨型、双轨型和中间型三种类型: (一)双轨制 指一个国家同时存在两种不同形式的学校系统,以完成不同的教育任务的学制,反映了社会下层人民与上层子弟享受不平等的教育权利。 一轨是为社会上层子弟设置的;主要为培养统治阶级的继承人服务。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子弟设置的,以保证充足的具有一定文化的劳动后备力量。 (二)分支学制 是介于单轨型和双轨型之间的一种学制,即在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单轨制,高中教育实行双轨分流。 (三)单轨制 指从小学、中学到大学,自下而上构成连接阶梯的统一的直线型学制,反映了民众间的教育机会均等。 中国学制沿革 从清末至今可分三个阶段: 1、近代学制 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又称 “壬寅学制 ” 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 1912年 “壬子学制” 1922年 “壬戌学制 ”,也叫“六.三.三学制” 2、新中国学制 1951年《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3、现行学制 我四现行学校教育制度基本为四等七级,直系旁系齐全,相互沟通衔接,已形成多种形式办学的格局。 四等是指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七级是指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支系旁系齐全、相互沟通衔接是指我国普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系统完善,不仅构成纵向升迁系列,而且三种教育亦可横向沟通。近十年来,形成了公办、民办、公立民办多种形式并存的格局。 我国当前学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_岳麓版解析.ppt
- 北美大陆新体制解析.ppt
- 北美的新体制解析.ppt
- 北美新政体的建立解析.ppt
- 北汽有限经营责任制度宣讲-final新华信解析.ppt
- 北师版七年级数学第五章第五节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希望工程义演解析.ppt
- 北师大版《字典大楼》教学演示解析.ppt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蚂蚁》教学(31张)解析.ppt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正确对待权利》(共23张解析.ppt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拒绝犯罪》1解析.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