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低钾血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钾的分布 总量 3500mmol 细胞内液 98% 150mmol/L 细胞外液2% 血清 0.3% 钾的吸收和排泄 钾主要来自食物 正常每日饮食内含钾约60-200mmol 肉类、菜类、水果、豆类等较丰富,米面类次之,蛋类较少 进食半小时后,绝大部分已于小肠吸收 大肠可排泄钾,约为摄入量的10%左右 主要经尿排泄 低钾血症 血清钾3.5mmol/L 2.5mmol/L 很少发生症状 2mmol/L肌无力,软瘫 心电图出现异常早 早期出现心率增快,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 ST段降低,T波平坦,倒置,u波出现,T波与u波相连成驼峰状 出现多源性室性早搏或室性心动过速,严重者心室扑动或颤动,心跳骤停,导致阿斯综合征 根据病因对低血钾进行鉴别 低血钾 钾摄入不足 钾丢失过多 钾向细胞内转移 进食差、静脉 未能补充 胃肠道失钾 肾失钾 其他 呕吐、腹泻 胃肠道引流 烧伤皮肤、腹腔引流,血液透析、腹膜透析 肾脏疾病:ARF、RTA、Liddle、Bartter 综合征 肾上腺疾病 利尿药 糖皮质激素增多:库欣综合征、皮质癌、ACTH分泌多 原发性醛固 酮增多症 继发性醛固酮增多:肾素瘤、肾动脉狭窄、恶性高血压、Bartter综合征 大量胰岛素及糖水滴注、碱中毒,周期 性麻痹、甲亢等。 甲状腺高功能腺瘤、甲状腺癌、多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 及亚急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早期 病因 机制 临床特点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亢引起的周期性瘫痪,多见于亚裔成年男性,甲亢症状可轻可重。 常以双侧对称性肌无力起病,活动后加重,以双下肢为主。 劳累、进食高钠、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及使用胰岛素后可诱发, 发作时血钾降低,尿钾正常。 本病可自限,休息或补钾后可缓解。 体内过量的甲状腺素刺激细胞膜上的钠钾酶,使钠钾转运加速, 血钾向细胞内转移,血钾降低,总钾不低。 与钾离子代谢有关 病因 发病机制 临床特点 周期性麻痹 反复发作的急性发作性弥漫性弛缓性骨骼肌瘫痪或无力,肌肉对电刺激的兴奋性丧失,大多伴血清钾浓度改变; 发作间歇期完全正常。 尚不清楚,与细胞内外钾离子浓度的波动有关 远端肾小管泌氢障碍、氢离子梯度建立异常, 或近端肾小管碳酸氢盐离子重吸收障碍 病因和发病机制 肾小管酸中毒 Ⅰ 、Ⅱ、Ⅲ均可表现为低血钾。 Ⅰ型表现为AG正常的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尿中可滴定酸和或铵离子减少,尿PH上升,血PH下降。 Ⅱ型表现为AG正常的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尿中碳酸氢盐离子增多。 临床特点 流行病学 病因和发病机制 Bartter综合征 之一 肾小管袢升段Na-2Cl-K协同转运蛋白或与此相关的离子通道基因突变,导致近端肾小管离子转运障碍,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醛固酮分泌增多使远曲小管钠重吸收增加,引起低钾性碱中毒。钙的重吸收也在此处,此蛋白失去活性也导致高尿钙症。 不伴高血压的原因与低钾引起肾间质前列腺素释放增多相关。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常于婴儿及儿童时起病,50%发病在5岁以前,成人可由基因突变而后天获得,多在20岁后发病 。 临床上以低氯低钾性碱中毒,伴高醛固酮、高肾素血症,但无高血压和水肿为特征。成人Bartter综合征,临床症状较轻,醛固酮可以正常。先天者可伴有智力发育障碍。 临床特点 肾脏病理 肾小球球旁器明显增生,肾小管上皮细胞可有低钾性空泡变性,肾髓质部间质炎症细胞浸润,电镜下小球旁器细胞内分泌颗粒增多。 Bartter综合征 之二 突发和反复发作或持续性的肌无力,少数病例有厌食、呕吐、腹胀、便秘、多尿、烦渴、手足抽搐,偶可有高血钙、高尿钙、低血镁、高尿酸血症,并可引起肾石、痛风和肾衰竭等。 典型表现 诊 断 治 疗 Bartter综合征 之三 对症治疗,终生服药。 补钾,抗醛固酮利尿剂可能有效,但很难完全纠正低钾。 前列腺素酶抑制剂(NSAID),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 成人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可能有效。 ?受体阻滞剂可能有效。 综合诊断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编码远端肾单位上皮细胞钠通道的 基因突变,导致不依赖盐皮质激素水平的钠钾交换的活化。 病因 临床特点 诊断和治疗 Liddle综合征 诊断:综合诊断 治疗:阿米洛利、氨苯蝶啶对降压有效,而螺内酯无效, 因为前者可直接作用于钠通道,而螺内酯作用于盐皮质激素受体 低血钾、低钾性碱中毒、高血压,肾素及醛固酮水平受抑制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有人认为Gitelman 综合征(GS)为 BS的特殊类型 病因 Gitelman综合征 GS与BS共同临床特点为低血钾、代谢性碱中毒、血浆肾素及醛固酮水平升高、血压正常、肾活检肾小球旁细胞增生等. GS以成人多见,100%有低血镁、肾脏镁排泄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