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5 “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小农经济? 2.小农经济产生的时间?条件? 3.自耕农生产的目的 4.小农经济特点 ①以家庭为单位; (分散性) ②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落后性) ③自给自足。 (封闭性) 5.评价小农经济 积极: (1)较稳定,自给自足,有利于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2)在封建社会前期,促进经济发展。 塞上江南 河套平原 王景— 治理黄河 千载无患 坎儿井示意图 我国古代的三大工程: 坎儿井、万里长城、大运 河,坎儿井是伟大的地下 水利灌溉工程。它早在汉 代就已经出现雏形 水利农学知识丰富 郭守敬《授时历》 农学著作370多种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 (明)潘季驯《河防一览图卷》(局部) 耕作方式的变化 (男耕女织) 商周之际农具原始,需要集体协作(千耦其耘),春秋后期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发生了变化。 ◆甲骨文 “(王)大令众人曰, (xie)田。” 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责织纴,多治麻丝葛绪缪,此其分事也” —《墨子》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 怎样的生产方式和特点? ①以家庭为单位; ②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③自给自足 “男耕女织”式的自耕农经济 方式: 特点: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 特点之一 三、经营方式:男耕女织 以家庭为单位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结合 自给自足 时间:春秋时期 条件:(1)生产工具、耕作技术的进步 (2)土地私有 目的:满足自身需要、缴纳赋税 材料二: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他们的经营规模很小。农民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出了贡献。但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徭役,小农经济十分脆弱,每遇灾荒瘟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贫困,失去土地或破产流亡。 ——人教版《必修二》 材料三:明中叶后,新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在江南地区的部分生产部门中存在。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仍居主导地位, ¨¨¨阻碍了商品经济和新经济因素的发育成长。 ——岳麓版《必修二》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评价小农经济? 消极: (1)规模小,难扩大再生产; (2)较脆弱,遇天灾人祸,易破产; (3)到封建社会后期,阻碍经济发展。 时空连线: 当今中国农村人口膨胀,农民生活条件急需提高,如何处理好“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走向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回顾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结合农业发展的现状,谈谈你的看法和建议。 思路提示: 1.精耕细作与现代农业科学相结合; 2.因地制宜,发挥各地特色优势; 3.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 4.完善水利设施,政府重视。 农业的起源 产业结构: 生产模式: 经营方式: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种植业为主、 家畜饲养业为辅 精耕细作 “男耕女织” 农业与家庭 手工业相结合 生产工具 耕作方式 水利工程 构建知识结构 1. 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 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 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 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 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学以致用 B 2.以下有关我国原始农业起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 B.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发展而来 C.北方一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 D.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 3.铁农具和牛耕在中国古代农业出现的时间是( ) A.原始社会 B.商周时期 C.春秋战国 D.秦汉时期 B C 是三耒共耕的意思,由此反映了商代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精耕细作 C、男耕女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