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现代主义设计教育体系的形成课件.pptVIP

第六章现代主义设计教育体系的形成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 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摇篮 ——包豪斯 一、背景 二、发展历史 三、教学体系 四、代表人物 五、设计成就 六、历史作用和影响 一、背景 1 自工艺美术运动始,不少设计师在实践中探讨艺术设 计的内涵、风格等,且在工业产品标准化方面也进行了 有益的探索,如德国工业同盟。 2 一战后,德国3/4的城市变为废墟,古典主义理念和风 格阻碍建筑产业的现代化。 二、发展历史及其宣言 包豪斯(Bauhaus):Bau建筑+haus房屋=建筑之家 包豪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魏玛时期、德绍时 期和柏林时期,办学时间长达14年。 宣言: A.完整的建筑物是视觉艺术的最终目的。 B.建筑家、雕塑家、画家都应把目光转向应用艺术。 C.艺术家与工艺技术人员没有根本上区别。 D.将建筑、雕塑、绘画结合成三位一体。 倡导:艺术家转向实用美术、雕刻和绘画的实用化 在于建筑的装饰、办学目的培养建筑师、画家、雕刻 家。 1 魏玛时期: 出于摸索阶段,工业非常不发达的城市,教学思想和方法存在 很大争议和矛盾。 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任校长,提出“艺术与 技术的新统一”的崇高理想,广招贤能,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 课,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 双轨教学体制:“形式导师”、“工作导师” 2 德绍时期: (1)包豪斯在德国德绍重建,并进行课程改革,实行了设计与制作 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优异成果。这个时期是其高峰时 期。 (2)1928年格罗佩斯辞去包豪斯校长职务,由建筑系主任汉内 斯·迈耶(Hannes Meyer,1889-1954)继任。这位共产党员建筑师 将包豪斯的艺术激进扩大到政治激进,从而使包豪斯面临着越来越 大的政治压力。 (3)实行“导师制”。 3 柏林时期 密斯·凡·德·罗将学校迁至柏林的一座废弃的办公 楼中,试图重整旗鼓,由于包豪斯精神为德国纳粹所不 容,面对刚刚上台的纳粹政府,密斯终于回天无力,于 该年8月宣布包豪斯永久关闭。1933年11月包豪斯被封 闭,不得不结束其14年的发展历程。 三、教学体系 主张“艺术与技术”、“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 育体制。 1.包豪斯的导师: 形式导师+工作室导师——教授 2.教学指导体系: (1)设计艺术的整体观念。 (2)坚持教学合一。 (3)认为国际风格是艺术追求的目标。 (4)充分认识到东方哲学在其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性。 3.学院的教学计划分三个阶段: (1)预科教学(六个月)。在实习工厂中了解和掌握不同材料的物理 性能和形式特征;同时还上一些设计原理和表现方法的基础课。 (2)技术教学(三年)。学生以学徒身分学习设计,试制新的工业日 用品,改进旧产品使之符合机器大生产的要求。期满及格者可获得 “技工毕业证书” 。 (3)结构教学。成绩优异者进入“研究部”,研究部毕业方可获得 包豪斯文凭,结业后授予“建筑师”称号。 拜火教的戒律要求锻炼脑力和体力,严格 规定素食.伊腾遵守教规,剃了光头. 西方艺术设计教育发展 从17世纪开始建立的欧洲第一批高等艺术学院,几乎全部都是 由皇室建立,为皇室和教会服务的。绘画、雕刻和建筑 1648年建立的皇家绘画与雕塑学院,( Academie Royale de Peinture de Sculpture) 1671年成立的皇家建筑学院 ( Academie Royaled’Architecture) 1793年,法国政府把这两个学院合并,成立了皇家美术学院 1692年建立了奥地利维也纳皇家美术学院 1694年建立了德国柏林美术学院 1725年俄国女皇安娜·依奥诺娃在圣彼得堡建立了皇家美术学院(即今天的列宾美术学院) 欧洲在18世纪又开始盛行工作室的教育模式。 四、代表人物 沃尔特·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 ) 德国雕塑家格哈德·马科斯(Gerhard Marcks,自1919年起任教) 瑞士画家保罗·克利(Paul Klee,1879-1940,自1927年起任教) 俄国艺术家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自 1922年起任教) 匈牙利画家拉斯洛·莫霍莱-纳吉(László Moholy-Nagy,1895-1946, 自1923年起任教) 乔治·蒙克(George Muche,1895-1987) 德国建筑师奥斯

文档评论(0)

phljianj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