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异常结果处理] ⒈若WBC轻度或中度增高,提示有炎症存在,应进一步查明感染存在的部位,及时选用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⒉若WBC异常增高,应注意白细胞分类计数及形态学改变,及时请专科医师诊治。详见白血病相关内容。 ⒊若WBC显著减少,应作骨髓检查,以明确减少的原因。 八、白细胞分类计数(DC) 目前在各种类型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的分类结果,只能起到筛选作用,不能完全代替将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于显微镜下,按白细胞形态特征逐个分别计数,得出各类白细胞所占百分比的目视计数法。结合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可间接求出每升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绝对值。 (一)中性粒细胞(N) 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0.50~0.70(50%~70%)。 [结果判断] ⒈生理性变化 正常生理情况下,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一日之内也有波动,下午比早晨高;饱食、情绪激动、剧烈运动、高温或严寒状态下,新生儿、月经期、妊娠5个月以上及分娩时都可见白细胞增高。 ⒉病理性变化 增高: ⑴急性感染或炎症: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等,常见疾病有中耳炎、脓肿、疖痈、阑尾炎、肺炎、扁桃体炎等; ⑵组织损伤或坏死:严重外伤、大面积烧伤、心肌梗死、手术创伤等; ⑶急性大出血:常见于消化道大出血、脾破裂等; ⑷急性中毒:常见于化学药物和生物毒素中毒时,如安眠药、有机磷中毒、昆虫及蛇毒素等;代谢性酸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等; ⑸恶性肿瘤:如某些肝癌、胃癌等。 减少: ⑴感染性疾病:某些细菌和病毒引起的感染,如流感、肺结核、脓毒血症等;原虫感染,如疟疾、黑热病等;伤寒杆菌感染时,也可使白细胞数降低; ⑵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⑶慢性理化损伤:如长期接触放射线和应用某些化学药物,如氯霉素、磺胺类药物和肿瘤化疗药物等。 粒细胞和白细胞总数的增加和减少与疾病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二)嗜酸性粒粒细胞(E) 成熟的嗜酸性粒细胞在外周血中少见,仅为0.005~0.05(0.5%~5%)。 [结果判断] ⒈生理性变化 ①时间:嗜酸性粒细胞白天较低,夜间较高。上午波动大,下午比较稳定;②在劳动、寒冷、饥饿、精神刺激等情况下,可使外周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⒉病理性变化 ⑴增多:①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食物过敏、变应性肺炎、血管神经性水肿;②某些皮肤病:湿疹、疱疹样皮炎等;③寄生虫病:如蛔虫病、钩虫病、血吸虫病、丝虫病、包囊虫病等;④某些传染病:如猩红热等;⑤血液病: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⑵减少:常见于伤寒、副伤寒、严重烧伤、手术后严重组织损伤,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三)嗜碱粒细胞(B) B数量很少,在正常动物外周血中,用一般的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方法很难见到,占白细胞0~0.01(0~1%)。目前常用直接计数的方法有两种;甲苯胺蓝法和中性红法。这两种方法操作完全一致,将血液稀释成一定倍数,用显微镜进行计数,即可直接求得每升血液中嗜碱性粒细胞数。 [结果判断] ⒈增多 常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黏液性水肿、慢性溶血性贫血、变态反应、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⒉减少 没有临床意义。 (四)淋巴细胞(L) 成处动物淋巴细胞约占白细胞总数的1/4,为机体的主要的免疫活性细胞。有骨髓、淋巴结和其他淋巴组织性中心发育成熟者,称B淋巴细胞,在血液中占淋巴细胞总数的0.15~0.30(15%~30%)。B淋巴细胞寿命短,一般为3~5天,参与体液免疫。在胸腺、脾、淋巴结和其他组织,依赖胸腺素发育成熟者,称T淋巴细胞,在血液中占淋巴细胞总数的0.50~0.70(50%~70%),寿命较长,可达数月,甚至数年。参与细胞免疫。观察淋巴细胞的数量变化,有助于了解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 [结果判断] ⒈生理性增多 幼年有时可高达0.50(50%)以上。 ⒉病理性变化 增多:①某些感染性疾病,主要为病毒感染;②淋巴细胞白血病、白血病性淋巴肉瘤;③组织移植后的排斥反应;④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由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减少:主要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长期接触放射线、免疫缺陷病、丙种球蛋白缺陷症等。 (五)单核细胞(M) 正常成个动物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0.03~0.08(3%~8%)。它与组织中巨噬细胞构成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而在机体内发挥防御功能。 [结果判断] ⒈增多 ⑴生理性增多:幼年时单核细胞可高达0.15(15%),较成年稍多。 ⑵病理性增多:①某些感染性疾病;②血液病:单核细胞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等;③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⒉减少:一般无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处理] ⒈DC如发现某种细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F压缩空气热回收方案评估()祥解.ppt
- 回顾拓展七五级上册语文祥解.ppt
- GB最新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祥解.ppt
- 绘图说保险祥解.ppt
- 混凝土工程(图片欣赏)祥解.ppt
- GMP卫生部分培训祥解.ppt
- GPRS教材祥解.ppt
- 混凝土季节性施工经验及注意事项祥解.ppt
- GSM网络基础知识祥解.ppt
- HBsAg定量检测意义祥解.ppt
- 2025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历史真题.pdf
- 2025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物理试题.pdf
- 2025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真题数学试卷.pdf
- 2023年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拦隆口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英语真题.pdf
- 2025年高考押题预测卷-化学(北京卷03)(含解析).pdf
- 2023年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总寨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真题.pdf
- 2023年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总寨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3年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大才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