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体×形平衡法下面介绍的是《人体药库学》三部曲中常用的一些术语和基本知识,请读者仔细品读,以备后用。
一、同身寸取穴法人身上的穴位很多,分布很广,在治疗疾病时穴位是否正确?直接形响治疗效果,这里介绍常用的同身寸取穴法。这种方法是将中指弯曲和拇指连接一个圆圈,以中指中节侧面两头横纹尖之间的距离作为1寸,用于四肢取穴和背部作衡量尺寸的标准。另外有一种指量法。常以病人的食指第一、第二指关节的宽度为1寸;以食指、中指相并的中部宽度为2寸;以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相并的中部宽度为3寸(这也叫一夫法)。在应用时,如术者与病人的手指大致相当,就可以直接量取病人的穴位,如不相当则应按比例增减。此外还有一种拇指寸,是以拇指的甲根平齐部分的横径作为1寸,也很适用。常用于量取四肢背部的穴位。
二、解剖学方位、术语和尺寸(与本书内容有关部分)
1)手的指尖方向为前,手腕方向为后。
2)手臂为上,手掌为下,手腕为上,指尖为下。
3)手掌为掌侧,手背为背侧。
4)手拇指方向为桡侧,也称外侧;小指方向为尺侧,也称内侧。
5)手臂的横向方向,桡骨为桡侧,尺骨为尺侧。
6)腕横纹至肘纹12等分(即12寸,“寸”为同身寸),衡量前臂穴位的纵向距离,见图D。
7)距手掌近的指骨为第1节,称做近节指骨,距掌面远的指骨为第3节,称做远节指骨。两节之间为第2节,称中节指骨,见图A。
8)手掌、脚掌的皮肤比较白,手背、脚背的皮肤比较红褐,手背、脚背与手掌、脚掌皮肤的交界线,都叫赤白肉际。
9)足趾为前,足跟为后,见图B。
10)足胫骨踝骨侧为里侧,腓骨踝骨侧为外侧,见图C、B。
三、注意事项
(1)穴位按压需要时间①耳穴每穴压2~3分钟,重点穴在压完全耳穴位后须再压一次。②手指、脚趾每穴压4~5分钟,其他穴位(指体穴)压8~10分钟。
(2)以上时间均为最少按压时间,不限制最长时间,全部穴位必须在要求时间段(如上午或下午或某一时段)内一次按压结束,不能分别进行,以免影响疗效。
(3)穴位按压时要有强烈酸痛感为好,为此虽很准的点压在穴位点上,也应要在附近处寻找最痛点(高升点),才能发挥更好的疗效。
(4)疗程不限,可以不间断地按压,直到治愈,治愈后还要继续治疗一个时期,以巩固疗效。
(5)要保护好穴位的皮肤不受损伤,否则就要中止治疗。治疗要树立信心和耐心,千万不能中断,否则病情反复会增加治疗难度。
(6)按压期内不应将正在服用的药物立即停用,要在按压一定时间后病情有所改善,再逐步地减少药量到完全停用,真正做到不服药不打针的治疗目的。
(7)活动前后、饭前饭后、洗澡前后最少30分钟内不宜按压穴位治疗,治疗前结束后应饮用温开水一小杯(250mL),也不应在治疗后立即下冷水洗刷和做体力活。
(8)治疗期间应注意自我保养和增加营养。以免增加治疗难度(如腰椎病防护、不准劳动等)。
(9)按压部位如有外伤、感染或癣症以及出血等情况,应在治愈后再行按压穴位治疗,怀孕妇女严禁按压子宫等耳穴。
(10)人体×形平衡法不能诊断病情,包括各种急性发作和重病症患者,应立即送医院救治,以免耽误病情。
(11)一般高热病(如感冒发烧)在中午12时后治疗效果较明显。虚寒病如脑血栓及半身不遂等在中午12时前治疗效果好。
(12)有些穴位反应并不敏感,所以要耐心的反复寻找高升点。
(13)对已患有多年的慢性病患者,在压穴过程中会有反常表现,即有高原期表现,这是压穴过程中的正常情况,所以必须坚持压穴,千万不要放弃治疗。
(14)耳穴、手穴在各种版本中尚未一致,而本书之耳、手穴位系著者39年的实践验证而得,且效果较为明显。
(15)婴幼儿推拿疗法仅适用5岁及以下有特效,5岁以上则差,10岁以上者则需采用成人穴位治疗。
(16)婴幼儿推拿,对于脾土、心火、肝木、肺金、肾水等穴位(习惯取左手)全都在手指头上(即罗纹面上),旋推为顺时针方远下节前指骨中节近指节前骨后指骨(外侧)(向,直推则是从罗纹面根部推向指尖,严禁来回推和不按要求推,此要特别注意。患儿高烧达40℃及以上者方可使用退六腑穴,低于40℃者严禁使用,切记!
四、人体×形平衡法(高低医疗学)觅取高升点示意图
1.根据“上部有病下部平,下部有病上部平,左部有病右部平,右部有病左部平”的规律,觅高升点:
编号1,脚←→手:①脚趾及关节←→手指及关节;②脚趾丫←→手指丫;③脚背(底)←→手背(掌);④脚跟←→手掌后部(近手腕处)
编号2,踝关节←→腕关节
编号3,小腿←→前臂
编号4,膝关节←→肘关节
编号5,大腿←→上臂
编号6,髋关节←→肩关节
以上对应点一般为前对前、后对后、外对外、内对内、上对上、下对下(见附图一),但个别则不明显,也可在同侧觅取。
2.根据四边有病中间平,中间有病四边平的规律,觅高升点。
(1)手臂及腿的前侧为胃、肠道、神经系统高升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银行零星装饰维修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x
- 2024年民航安全检查员(五级)资格理论考试题库(重点500题).pdf VIP
- 挫而不折+破茧成蝶+——挫折教育主题班会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2《亚洲人文环境》教学课件.pptx VIP
- 医院手外科进修汇报.pptx
- 慢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共34张PPT】.pptx VIP
- 鹅卵石道路的铺装步骤与方法.doc VIP
- 上海科技大学毕业答辩PPT模板.pptx VIP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学期7.2《亚洲的人文环境》第1课时课件.pptx VIP
-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单元备课教案青岛版六三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