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腿部 两腿内侧、两膝、足跟之间距离 直型腿:足跟靠拢——1.5cm间距 O型腿:大小腿不能靠拢,大于1.5cm X型腿:两小腿内侧及足跟不能相互靠拢 小于1.5cm (四)足弓 根据足底与地面接触面积的大小 分为: 正常:足印:2:1 轻度:1:1 中度:1:2 重度扁平足:无空白 二、整体姿势测量 见教材 第五章身体机能的测量与评价 各个器官和系统所表现的功能 通过身体机能测定,客观地反映人体的正常机能水平及运动前后水平的指标,然后进行评价 第一节 循环机能的测量 循环系统能反映一个人的发育水平、体质状况和运动训练的水平——很重要的指标 运动生理学认为:测量循环系统应 安静时、定量负荷和最大负荷状态下测量 循环系统 (一)心率 静息心率测量:动脉触诊法(桡、颈、颞) 运动中心率测量:心率发射机和接收机 运动后即可心率测量:同上 立卧位脉搏差的测量(立位脉搏—仰卧) 二、血压 (一)安静时血压 (二)运动后血压测量 (三)体位平均血压指数测量 (四)贝拉克指数测量 (五)克兰普顿测量: (立位收缩压—卧位收缩压) 三、心血管机能指数测量 (一)布兰奇心功指数 1分钟心率、血压——公式 (二)斯库比克心血管机能指数测量 近似于台阶试验:女性较适合 (三)30s30次蹲起 (四)卡尔森运动强度心率测量 四、心血管耐力测量 1、哈佛台阶试验简易法 2、日本台阶试验 3、PWC170机能试验 4、12分钟跑测验 第二节 呼吸机能的测量 1、肺活量测定 2、有氧耐力测量 最大摄氧量是评定有氧耐力的指标 判断最大摄氧量 1、负荷增加,射氧量不变,与强度失去线性关系 2、呼吸商大于等于1 3、负荷时心率高于180次/min 血乳酸超过70~80mg/100ml 4、主观感觉易疲劳 体育测量中常用间接测量法 (一)极限强度负荷测量 功率自行车:50转/min,男: 600KPM/min;女300KPM/min 每组6分钟 1、记录每分钟运动的最后30s心率 第5和第6分钟的心率平均数(第5和第6分钟心率不能相差5次) 2、最后两分钟工作时心率平均数 3、查表 (二)奎因台阶测验 台阶试验:运动后5s——20s中间 15s心率x4= 利用回归方程: Y= 65.81 — 0.1847x Y = 111.38 — 0.42X 查表 三、最大吸氧量的直接测量 跑台或功率自行车,自动气体分析仪 第三节 感觉机能的测量 感觉能力的发展是运动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 一、感知跳跃距离测验 跳跃横线:61、46、38、30cm均可 二、感知滑木盘距离测量 侧手的用力情况 三、动觉性运动障碍测验 152页 第四节 平衡机能的测量 人体内调节平衡感觉的是内耳的三个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所组成的位觉器官。身体平衡能力取决于身体对来自前庭分析器、肌肉、肌腱、关节内的本体感受器以及视觉等对各方面刺激的协调能力。平衡能力对完成动作非常重要。 分:动态平衡能力和静态平衡能力 一、静态平衡能力 1、单足及单足前脚掌支撑测验 2、鹤立测验 3、平衡木测验(衡木、纵木) 二、动态平衡测量 1、侧跨跳平衡测验 2、跳桩动态平衡测验 身体成分的测量与评价 身体成分的测量包括 1、体格测量 2、体型测量 3、身体成分测量 4、身体姿势的测量 第一节身体形态测量概述 身体形态的测量要用标准化的测量方法 一、人体主要测量点 由骨结、隆凸和骨骺的边缘 皮肤的皱褶、皮肤的特殊结构 肌性标志为测定点 头顶点 鼻根点 口裂点 下颌点 胸上点 肩峰点 胸中点 乳头点 胸下点 桡骨点 脐点 颈点(7隆椎) 喉结节点 髂嵴点 髂前上棘点 大转子点 指尖点 膑中点 腓骨头点 内踝点 外踝点 跟点 趾尖点 眉间点:眉毛间的隆起部在正中失状面上最向前突出的点 耳屏点: 二、身体形态测量注意事项 (一)受试者注意事项 1、测量时,除头部和坐高,一律取站位 2、男:短裤,赤脚;女:上背心下短裤赤脚。耳眼水平位 3、排便排尿 (二)测试者注意事项 1、一般测量右侧肢体 2、测量仪器保持清洁、要矫正 3、掌握测量方法、熟悉测量点 4、仪器读数,测试者的视线应垂直于测量仪器的上的标度部分,不可斜视 5、注意方法,减少误差。 6、单位:围度——cm;皮质厚度——mm;体重——kg 7、误差:长度:0.5cm;围度:0.2cm 体重:0.1kg 第二节 体格测量与评价 体格测量是指对人体整体各个部位的长度、宽度、围度、量度所进行的测量。 一、体格测量 (一)量度测量 1、体重 2、瘦体重 3、体脂重 (二)长度测量 1、身高 2、坐高 3、指距 4、颈长:下颌-胸中点 5、项长:枕外隆凸-第七颈椎 6、上肢长: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牛奶过敏的诊断、管理和预防意见书(2024).pdf VIP
- 西安2初一新生分班(摸底)数学模拟考试(含答案).doc VIP
- 2025年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英语 四上Unit 4 Helping in the community单元整体教学设计.pdf VIP
- 中国碳化钨项目创业投资方案.docx VIP
- 内能的利用的学案.doc VIP
- 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试题(含答案).doc
- 《中国儿童生长激素使用情况研究》.pdf VIP
- 万华化学经营分析报告.docx VIP
- 2025年中国PVB中间膜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VIP
- 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7年第二批项目.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