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础护理技术 手术室 李娟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本章学习目标: 1、熟识概念: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技术 2、明确医院感染的含义,熟悉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 施 3、熟悉常用的物理和化学消毒灭菌的方法,适用范围及 注意事项 4、根据临床需要配置常用消毒溶液 5、熟悉隔离区域的设置要求,划分标准及隔离措施 6、能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消毒隔离原则完成各项无 菌技术操作、隔离技术操作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学习重点: 医院感染的概念、预防与控制措施 消毒灭菌的概念、方法 无菌技术基本概念、无菌原则、基本操作 隔离原则、隔离技术操作 学习难点: 物理消毒灭菌方法 无菌技术操作 隔离技术操作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2009年11月17日,孕妇刘某在某医院行剖宫产手术。术后第7天,病人切 口处发红;第10天,切口流出脓性分泌物,并伴有局部疼痛,检查发现淋 巴结肿大,即给予输液、抗感染治疗。治疗近1个月,切口感染仍未控制, 即将病人送往上级医院治疗,经上级医院检查确诊为非结核性分枝杆菌感 染。同一时间段内,该院有38名孕妇接受了剖宫产手术,其中有18人先后 发生手术切口感染。 事后,经卫生行政部门专题调查发现,该事件是由 于手术器械灭菌不合格所致。 问 题: 1.18名接受剖宫产手术的病人发生的术后切口感染属于哪种性质的感 染? 2.这些病人的手术切口感染是否可以预防?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防止这类 事件的发生? 3.手术器械可以用哪几种方法进行灭菌处理?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第一节 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主要内容 掌握医院感染的概念及分类 掌握医院感染形成的条件 了解医院感染形成的原因 了解医院感染的预防及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一、医院感染的概念 又称为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患者、陪护人员、探视者及医院工作人员在活动期间遭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的诊断明确的感染或疾病。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内涵 感染的获得是在医院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 包括住院时在潜伏期而出院后才发病的病人、陪护人员、探视者。(例如支原体肺炎潜伏期为2-3周) 医院工作人员在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二、分类 有三种分类方式 (1)根据发生的部位:呼吸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 染、泌尿系统感染等 (2)根据病原体的种类:细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 真菌性感染、支原体性感染、衣原体性感染 (3)根据病原体的来源 ◆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非自身固有病原体侵袭(来 自外界) ◆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与滥用抗菌素有关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三、发生的原因 个体抵抗力下降 侵入性诊疗机会增加 抗生素滥用 医院管理机制不完善 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认识不足,不注意无菌操作 易感患者增多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四、形成条件 (1)感染源: ①已感染的患者 ②病原携带者 ③受感染的动物和昆虫 外源性感染 ④医院环境 ⑤患者自身的正常菌群 内源性感染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2)传播途径: ①接触传播:最常见 直接接触:无媒介参与(如触摸) 间接接触:有媒介参与(如医护人员的手、未严格灭菌的医疗仪器设备) ②空气传播: 以空气为媒介,如流感、肺结核 ③注射、输液、输血传播 ④饮水、食物传播 ⑤生物媒介传播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3)易感宿主:对感染性疾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的人。 易感染人群: ★老年人、小儿、产妇 ★严重慢性消耗性疾病者 ★免疫系统疾病者 ★保护屏障受损者 ★滥用抗生素者 ★接受介入性治疗者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特点:只有三个条件同时存在,相互联系是感染才能发生。 感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宿主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五、预防与控制 (一)建立三级监控体系 (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贯彻落实 (三)医院建筑布局合理,设施有利于消毒隔离 (四)加强人员监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