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 HAD——The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自评量表,主要应用于综合医院病人中焦虑和抑郁情绪的筛查 广泛用于心身疾病研究,信度和效度较好 焦虑和抑郁的筛查量表 不宜作为流行学调查或临床研究中的诊断工具 HAD自评量表 量表包括两部分: 焦虑亚量表[HAD (a)]和抑郁亚量表[HAD (b)],分别有7个条目,合计共14条。 每条分4级(0, 1, 2, 3分)计分,分别计算[HAD (a)]和[HAD (b)]的分值。 按原作者推荐标准,亚量表分:0-7分为无表现;8-10分为可疑;11-21分为有反应。 各科医生处理原因不明的躯体症状符合以下一项或多项应与精神心理科联络会诊或转诊(满足越多,越应进行): 1.症状很多且涉及几个不同的器官系统。 2.与精神障碍如重症抑郁或惊恐障碍共病。 3.症状与创伤性事件关系紧密。 4.症状引发心理学的满足(继发性获益) 5.症状提示与其人格有关。 6.症状持久化,出现其他症状或症状群,并且有过度使用医疗服务和对服务的不满。 临床各科会诊指南 早识别,早干预。等级诊断制、排除器质性疾病,明确共病诊断。 确定是否需要会诊、转诊,住院或转院治疗 确定是否需要继续工作学习。 注重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整合多种诊疗方法,灵活运用。 注重沟通交流、心理咨询治疗的运用 支持性心理治疗 压力调节与管理 认知行为治疗 CBT RET 心理动力学治疗 森田疗法-东方心理动力疗法 避免冲突-学会放弃 抗焦虑/抑郁药物的规范选用,足量,全程,要充分随时监测治疗效果。 注意预防自杀的发生。 抑郁症的诊疗原则 躯体形式障碍认知行为治疗原则 目标是帮助病人认识问题的性质。注意:病人多相信自己问题是躯体性的,常常拒绝探讨心理问题,因此,认识问题性质以评估、询问方式进行的。 医生应认同患者确有症状存在,表达医生对患者的关心,力求设身处地的理解其痛苦感受。 同病人讨论:对健康的焦虑如何维持着身体症状。维持症状的因素有: ① 生理激活增强。 ② 对身体感知方面注意聚焦。 ③ 反复检查、寻求保证、避开危险的信念。 治疗会谈决不可变成争论。 心理与药物整合治疗 控制靶症状起效较快,早期与心疗合用; 缓解症状、增进信心,促进心疗效果与遵医行为; 预先告之常见副作用,心理准备、坚持治疗; 用药原则: STEPS(安全、耐受、疗效、价格、简便) 5 D (诊断、医生、药物、剂量、周期) 临床治愈是抑郁的治疗目标 抗抑郁药物治疗 生物学 治疗 心理 治疗 物理 治疗 电休克治疗 睡眠剥夺治疗 光照治疗 etc 认知行为 人际关系治疗 社会学 治疗 社会化环境治疗 抑郁治疗手段以抗抑郁药物为主 药物治疗能有效解除抑郁心境及伴随的焦虑、紧张和躯体症状, 有效率约60%~80%。 急性期治疗: 控制症状 巩固期治疗: 预防复燃 维持期治疗: 预防复发 推荐6~8周 足量足疗程 药物治疗一般2~4周起效 若用药4~6周无效,可改用同类其他药物或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 治疗至少4~6个月 继续使用急性期治疗有效的药物,维持剂量不变,防止复燃 首次发作需维持治疗6~8个月 2次以上复发者应长期维持治疗 使用急性期剂量维持治疗,能更有效防止复发 如需终止,应缓慢(数周)减量 抗抑郁药物治疗的策略 1.抑郁防治指南. 2007 治疗轻中度抑郁的用药考虑 治疗轻中度抑郁症面临的挑战 有效改善核心症状 安全、依从 方便、经济 我们需要理想的治疗药物 研究报道显示1,2,综合医院抑郁患者以轻中度抑郁为主 1.王晓敏. 综合性医院中抑郁障碍58例临床分析[J]. 陕西医学杂志,2006 2.郎森阳. 以头痛为第一主诉的抑郁症[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1998 抑郁伴焦虑患者的药物治疗原则 较低的起始剂量 缓慢加量 更高的目标剂量 更长的治疗时间 如有需要,可早期合并其他药物 抑郁伴焦虑 患者的治疗原则 抑郁、焦虑共病的药物治疗 在治疗焦虑症患者同时,需要治疗抑郁症 在焦虑症和抑郁症状的患者中,有68%的人先有焦虑症后有抑郁症。在这些人中,焦虑症发展成抑郁症的平均时间为11年。因此在治疗这些人时,需要同时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1。 在抑郁和焦虑患者共患状况中,选取的治疗通常是采用一种对抑郁和焦虑都有效的抗抑郁药进行治疗。 如果在初次诊断时无法确定有综合症状的病人是患抑郁症还是焦虑症,那么使用此类抗抑郁药可以进行有效的治疗2。 1.Ninan PT. The functional anatomy, neurochemistry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