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员培训教材祥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科信咨询公司培训教案版权所有 环 境 管 理 体 系 内审员培训教材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环境 第二节 环境问题 第三节 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 第四节 组织实施ISO14001标准的意义 第一节 环境 环境的定义 环境科学:环境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环境的定义: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第一节 环境:环境的分类 按范围可分为:特定空间、车间环境、生活区环境、城市环境、区域环境、全球环境和宇宙环境等。 按环境要素划分可将环境分为: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第二节 环境:环境问题 原生环境问题(第一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第二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而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的不协调而引起的。 ⑴不合理开发的结果 ⑵人类活动的结果 第二节 环境:全球环境问题 温室效应 臭氧层破坏 酸雨 能源危机 八大公害事件 马斯河谷事件 多诺拉事件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伦敦烟雾事件 四日哮喘事件 水俣病事件 骨痛病事件 米糠油事件 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液化气中心站爆炸事件 博帕乐事件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圣婴现象 1997年中国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百年不遇大洪水 野生动植物灭绝,如:东北虎、华南虎 热带雨林被破坏,气候失调 第二节 环境:我国的环境问题 森林减少 草原退化 水土流失 土地沙漠化 耕地减少 生物多样性减少 水资源短缺 主 要 环 境 污 染 水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声污染 第三节 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 产业革命以前 三废治理时期 综合治理阶段 可持续发展阶段 第四节 组织实施 ISO14001 标准的意义 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消除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的需要 符合法律法规和其它强制性规定的要求的需要 提高组织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不断扩大生产经营活动 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减少环境风险事故,降低处理污染风险的费用 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 第二章 法律法规 我国的环境管理 环境保护法概述 环境保护法体系 环境法律制度 环境标准 环境管理的概念 环境管理(1974-墨西哥) 全人类的一切基本需要应得到满足 要发展以满足需要,但又不能超出生物圈的容许极限 协调这两个目标的方法即环境管理 可持续发展(1987-世界环发会议) 尊重“公平与共同利益” 环境管理的概念 国家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技术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以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管理的内容 我国的环境管理 政策体系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污染者付费 环境管理制度体系 环境管理机构体系 八项环境管理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三同时”制度 排污收费制度 限期治理制度 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制度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环境管理的控制手段和形式 全过程控制 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发生前一防止 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发生中一消除或减轻 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发生后一补救 控制形式 自我控制 行政控制 经济控制 法律控制 工业企业环境管理 从单纯专业型向全面型管理过渡 “ISO14000”现象 EMS要素与现行企业环境管理体制的对比 二、环境保护法概述 概念:调整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环境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协调发展原则 预防原则 公众参与原则 损害环境者付费原则 二、环境保护法概述 环境法律后果 环境行政责任 环境民事责任 环境刑事责任 三、环境保护法体系(P36) 纵向构成(P36) 从法律、法规效力大小和制定机构来看 横向构成(P37) 从组成环境保护体系的内容来看 重要的环境保护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自然资源保护方面的法规,13部 公害防治法,5部 大气污染防治法 水污染防治法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海洋环境保护法 国际环保公约 国际环境法 我国签署的国际环保公约 四、环境法律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三同时”制度 排污收费制度 限期治理制度 排污许可证制度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是考核 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四、环境法律制度 其它制度: 现场检查制度 污染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 环境监理制度 环境监测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 适用范围 三种表现形式 环境影响登记表 环境影响报告表 环境影响报告书 “三同时”制度 建设项目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