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程相关内容和要求 数字通信基本理论和技术 侧重于数字通信传输体制和数字信号传输的技术问题 课堂和实验课均要抽点名,5次缺课(不含请假)取消期末考试资格 上课请关闭手机铃声,禁止喧哗 期末考试闭卷考,卷面分+平时分 平时分包括:点名情况、实验报告、课堂积极性、作业等 第一章 概述 1.1 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1.2 数字通信的特点 1.3 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4 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概况 1.1.1 信息、信号及分类 信息的概念 (1)信息的定义 “信息”一词在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中均是“information”,日文中为“情报”,我国台湾称之为“资讯”,我国古代用的是“消息”。 作为科学术语最早出现在哈特莱(R.V.Hartley)于1928年撰写的《信息传输》一文中。 20世纪40年代,信息的奠基人香农(C.E.Shannon)给出了信息的明确定义,此后许多研究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具有代表意义的表述如下: “用来消除不定性的东西” (2)信息的基本特征 a. 可度量性 b. 可识别性 c. 可转换性 d. 可存储性 e. 可处理性 f. 可传递性 g. 可再生性 h. 可压缩性 i. 可利用性 j. 可共享性 信号的感念 信号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其信号载体所携带的内容。 信号的分类 (1)根据信源发出的信息形式不同分类 语音信号、图像信号、数据信号等。 (2)根据信号物理参数基本特征不同分类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信号强度(幅度)随时间连续变化。 数字信号:信号强度(幅度)的取值是离散的。 连续信号 离散信号 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 1.1.2 通信系统的组成 信息传递和交换的过程称为通信。 通信技术发展史: ? 第一阶段:语言 ? 第二阶段:文字、邮政 ? 第三阶段:印刷术 ? 第四阶段:电气通信(技术发展迅速) ? 第五阶段:信息时代(信源多样化,传输速率↑,存储量↑,信号处理复杂…)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信源 变换器 信道 反变换器 噪声源 信宿 图1 .4通信系统模型 通信系统模型: (1)信源:信息的发出者。 (2)变换器:将信源发出的信息变换成适合在信道 上传输的信号。 (3)信道:信号的传输通道。 (4)反变换器:与变换器的功能相反。 (5)信宿:信息传送的终点。 (6)噪声源:在终端和通信过过程中的噪声的总和。 广 义 信 道 按照范围分,信道可以分为狭义的信道和广义的信道 双绞线电缆 双绞线电缆是将一对或一对以上的双绞线封装在一个绝缘外套中而形成的一种传输介质,是目前局域网最常用到的一种布线材料。为了降低信号的干扰程度,电缆中的每一对双绞线一般是由两根绝缘铜导线相互扭绕而成,双绞线也因此而得名。 可传输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 信道传输特性呈低通特性。 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Coaxial Cable)是指有两个同心导体,而导体和屏蔽层又共用同一轴心的电缆。最常见的同轴电缆由绝缘材料隔离的铜线导体组成,在里层绝缘材料的外部是另一层环形导体及其绝缘体,然后整个电缆由聚氯乙烯或特氟纶材料的护套包住。 同样具备低通型特性,频带较宽。 光纤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可作为光传导工具。传输原理是‘光的全反射’。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高锟和George A. Hockham首先提出光纤可以用于通讯传输的设想,高锟因此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光纤的结构: 光纤的种类:折射率、传输模式、材料的划分 按折射率分:阶跃型光纤、渐变型光纤 按传输模式分:单模光纤、多模光纤 按材料分:石英系光纤、石英芯和塑料包层光纤、 多成分玻璃纤维、塑料光纤 无线信道 对无线通信中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通路的一种形象比喻,对于无线电波而言,它从发送端传送到接收端,其间并没有一个有形的连接,它的传播路径也有可能不只一条,但是我们为了形象地描述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工作,我们想象两者之间有一个看不见的道路衔接,把这条衔接通路称为无线信道。 微波频率:300MHZ-300GHZ 能量损耗模型 电波传播模式:空间波、地表面波和天波 噪声源 模型中噪声源是一个集中表现方式 按照统计特性分为高斯噪声和白噪声 信噪比是衡量传输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1.1.3 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1、模拟通信: 信源发出的信息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