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凝治疗是预防血栓复发提高疗效 的关键,术后合理应用抗凝溶栓药物是整个治疗中重要的一部分,能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和病死率。 —血管外科王晓燕 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病人的护理 概念 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 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肠系膜血管闭塞,血流减少,从而导致肠壁营养障碍的一类疾病。其中以发生于肠系膜动脉为多见,导致肠系膜血管急性血循环障碍、肠管缺血坏死,引起血运性肠梗阻。 胃肠道的血液供应来自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以及其分支与其他动脉系统之间的侧支循环,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分别来自腹主动脉腹侧,于第12胸椎与第1腰椎平面发出;肠系膜下动脉自腹主动脉左侧第3腰椎平面发出。 肠系膜动脉的解剖 肠系膜静脉的解剖 肠系膜上、下静脉平行于相应的动脉,同脾静脉一起汇合成门静脉,收集来自腹腔内胃肠道(直肠下端除外)、脾、胰腺及胆道系统的静脉血。 肠系膜静脉有大量的侧支循环,主要是和体静脉循环的吻合。。 病因/类型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拴塞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mvt) 非肠系膜血管阻塞性疾病 病理生理过程 痉挛 堵塞 血管 腹膜炎 坏死 脱落 缺血 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患者全身状况。 其治疗主要分为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对于腹痛8h以内无腹膜刺激征者。主要是溶栓、抗凝和祛聚同时纠正酸碱失衡和水电解质紊乱,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抗感染治疗。 手术治疗——是治疗此病的主要方法。其中肠切除术最常用。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非肠系膜血管阻塞性疾病 病因 心源性 血源性 动脉硬化性阻塞或狭窄(多发生于此基础上) 血管狭窄病变(少见) 诱因 周围静脉血栓性静脉炎病史 血流淤滞 血液高凝状态 肠系膜上静脉损伤 腹腔感染、口服避孕药 肠系膜血管收缩、组织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 诱因 临床 表现 腹部剧痛 胃肠道排空表现 体征 最先出现突发的呕吐腹泻,腹痛(弱与前者) 症状与体征严重不符 前驱症状 肠梗阻表现 休克期 与动脉栓塞相似,但发病慢,腹痛逐渐加重 辅助 检查 动脉造影(金标准) 腹部平片 彩色多普勒 CT 、MRI、 B超 动脉造影(间接征象) 选择性动脉造影(最具诊断价值) 腹部X线平片 处理 原则 药物治疗 治疗原发病 手术治疗(动脉取栓术) 手术治疗(坏死肠段切除术及血管重建术) 手术治疗(肠切除术) 纠正诱发因素 腔内血管介入治疗 手术治疗 护理诊断 1.疼痛 与肠内容物通过障碍有关 2.体液不足 与呕吐、禁食、肠腔积液、 胃肠减压有关 3.潜在并发症 出血、短肠综合症 短肠综合征 是因小肠被广泛切除后,小肠吸收面积不足导 致的消化、吸收功能不良的临床综合病征。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早期的腹泻和后期的严重营养障碍。早期的症状是不同程度的水样腹泻.多数病人并不十分严重,少数病人每天排出水量可达2.5—5.0L,可使脱水、血容量下降、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数天后腹泻次数逐渐减少,生命体征稳定,胃肠动力开始恢复,但消化吸收功能极差。 若无特殊辅助营养支持治疗措施,病人则会逐渐出现营养不良症状,包括体重减轻、疲乏,肌萎缩、贫血和低清蛋白血症等。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此病发病突然,腹痛剧烈且病情发展快,病人缺乏思想准备担心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或预后不良。病人表现出紧张、恐惧等。应给予关心,告知有关疾病的知识,稳定病人的情绪,以配合治疗和护理。 2.病情观察 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定时测量血压,心率等,防止病情变化。 告知病人禁食,行胃肠减压,并观察记录胃管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 建立静脉通道,根据医嘱合理安排输液顺序,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3.疼痛护理 对诊断明确者,可给予止痛剂镇痛。 4.药物护理 常用药物有肝素、阿加曲班、尿激酶等。 使用抗凝溶栓药物期间,观察病人有无 出血倾向,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凝血全套 /ACT)。 5.积极术前准备 ACT(活化凝血时间)常作为体外循环中监测肝素用量的床旁应用指标,以ACT控制在180~300秒之间为宜。 (正常人ACT范围在120~140s) 凝血全套+D2聚体 (PT、APTT、INR) 术后护理 1.执行全麻或硬膜外麻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处作业的基础知识.pptx VIP
- UbuntuLinux操作系统(第3版)(微课版)-习题(理论题)参考答案 陈杰.doc
- 征信报告模板带水印可编辑2025年4月版.pdf
- 儿科停水停电应急预案演练脚本.docx VIP
- 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15-83-2017_20191023_164147 conv.docx VIP
- 【JTG 3410-2025公路沥青及混合料试验规程》新旧变化解读.docx
- 1《七律二首 送瘟神》课件(共50张PPT).pptx VIP
- 安全色与安全标志的使用.pptx VIP
- 焊接工艺与方法.pdf VIP
- 【模板】落实算法安全主体责任基本情况.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