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品发酵之 知识拓展 味精 定义:味精是无色至白色的柱状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含一分子结晶水,无气味,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无吸湿性,对光稳定,中性条件下水溶液加热也不分解,一般情况下无毒性。有很浓的鲜味,味精被食用后,经胃酸作用转化为谷氨酸,被消化吸收构成蛋白质并参与体内其他代谢过程,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种类:味精的品种较多,一般将其分为四大类,即普通味精,强力味精、复合味精、营养强化味精。 味精的重要性: 1、生物化学的研究显示,味精中的谷氨酸是生物体内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的重要桥梁 2、美国Reeds博士的最新研究发现,饮食中的谷氨酸进入消化道时,提供消化道表面细胞代谢所需的大部分能量,也提供其合成必需氨基酸所需的材料。 3、Schiffman教授的研究证实,食物中添加味精可以增加正常老人和患病老人的摄食量,也显著地改善营养状况和身体免疫力。 味精各种生产方法比较 制造方法 原理 原料 优点 缺点 改进方向 蛋白质水解法 蛋白质是由许多α-氨基酸的分子缩合而成,将其水解即可得到相应的氨基酸 面筋,豆饼,玉米蛋白 水解操作易于掌握 原料来源少,价格高 此法古老,现已很少使用,已被发酵法代替 合成法 高温高压下将原料碳化,腈氨化,水解以及中和精制 碳化物、丙烯醛、糠醛、丙烯腈 不用粮食为原料 需要高温高压的条件,设备要求高、严密性好 一般工厂不适于生产 发酵法 淀粉水解、菌种培育使配料发酵,提取谷氨酸将其精制 含糖原料、碳氢化合物等 原料来源丰富,得率高,成本低,有利于机械化自动化生产 需严密的生产管理和严格的生化操作,否则会由于微生物感染而造成很大的损失 需要理想的生产菌种 一、谷氨酸生产 二、谷氨酸提取 三、谷氨酸制味精 Table of Contents 内容大纲 一、谷氨酸生产 谷氨酸生产原料及其处理 1 谷氨酸合成途径 3 谷氨酸发酵工艺 5 谷氨酸产生菌 2 谷氨酸代谢调控 4 (一)谷氨酸生产原料及处理 C A 原料:淀粉(玉米、小麦、甘薯、大米等);糖蜜(甘蔗糖蜜、甜菜糖蜜);醋酸;乙醇;正烷烃(液体石蜡);氮原料:尿素或氨水 B 糖蜜的预处理: 原因:糖蜜(特别是甘蔗糖蜜中含有过量的生物素,会导致光长菌体,不产谷氨酸的后果,影响谷氨酸的积累 目的:降低生物素的含量 方法:活性炭处理法;水解活性炭处理法;树脂处理法 淀粉糖化的方法:酸解法;酶解法;酸酶法;酶酸法 种类 谷氨酸棒杆菌、黑色短杆菌、乳糖发酵短杆菌、嗜氨小杆硫殖短杆菌。我国使用的菌株主要有北京棒杆AS.1.299,钝齿棒杆菌AS.1.542、HU7251、672等。 形态上的共同特点(芽孢杆菌除外 1、革兰氏阳性;2、菌体为球形、、短杆至棒状;3、不形成芽孢;4、没有鞭毛,不能运动;5、都是生物素缺陷型;6、都是需氧型微生物 (二)谷氨酸产生菌 (三)谷氨酸合成途径 (1)氨基酸转移作用 (2)还原氨基化作用 (1)糖酵解途径(EMP途径) (2)磷酸己糖途径(HMP途径) (3)三羧酸循环途径(TCA途径) (4)乙醛酸循环途径(DCA途径) (5)伍德-沃克反应(CO2固定反应) (6)α-酮戊二酸的还原氨基化反应 (1)谷氨酸脱氢酶活性强 (2)还原性辅酶II进入呼吸链能量缺陷或微弱 (3)不利用谷氨酸 (4)解除谷氨酸反馈机制 (5)具有向胞外分泌谷氨酸的能力 (6)不利于谷氨酸 合成方式 合成途径 谷氨酸产生菌生化特征 谷氨酸代谢调控 菌体代谢调节控制 细胞膜通透性的特异调节 发酵条件的适合 (四)谷氨酸的代谢调控 ?菌体代谢调节控制 1、优先合成与反馈调节 2、糖代谢的调节 (1)能荷控制 (2)生物素对糖代谢的调节 3、氮代谢的调节 4、其他调节 ?细胞膜通透性的特异调节 控制细胞膜通透性的方法: (1)控制磷脂的合成 (2)控制细胞壁的合成:选育温敏突变株 ?发酵条件的适合 1、温度的控制,国内常用菌株最适生长温度30-34℃,产生谷氨酸最适温度34-36℃ 2、PH的控制,一般发酵前期PH控制在7.5-8.5左右,发酵中后期PH控制在7.0-7.2,调低PH的目的在于提高与谷氨酸合成有关的酶的活性 3、溶氧量的控制,谷氨酸产生菌是兼性好氧菌,通常调节通风量来改变供氧水平 4、种龄和种量的控制,一级种子菌龄控制在11-12小时,二级种子菌龄控制在7-8小时。接种量为1% 5、泡沫的控制,除了在发酵罐内安装机械消泡器外,还在发酵时加入消泡剂 6、OD值是细菌个数、菌体大小和发酵液色泽深浅的综合反应。控制OD值的增长是保证菌体在胞外大量蓄积谷氨酸的重要手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docx VIP
- 乳腺癌-病例讨论.ppt VIP
- 职业教育课程思政.pptx
- 2020 电力市场交易人员培训考核规范.docx VIP
- Q_GDW 12070-2020 配电网工程标准化设计图元规范.docx VIP
- csds_CSDS100-21-0 对苯二甲酸物质安全资料表SDS或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pdf VIP
- 《纪律处分条例》修订课件.ppt VIP
- 乳腺癌病例讨论.ppt VIP
- 护理学术会议心得体会汇报.pptx
- 2023年武汉科技大学网络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