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药物肝损伤机理及防治杨彩霞祥解.ppt

抗肿瘤药物肝损伤机理及防治杨彩霞祥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分型 ALT>2~3倍ULN或结合胆红素>2倍ULN或AST、ALP、总胆红素升高(其中一项必须>2倍ULN) 特征 肝损伤型 肝细胞型 胆汁淤 积型 混合型 ALT>2~3倍ULN,ALP正常或ALT/ALP≥5 (ALT和 ALP值以ULN 的倍数表示) ALP>2倍ULN或ALT/ALP≤2 ALT>2~3倍ULN且ALP>2倍ULN或ALT/ALP 介于2~5之间 凡具备上述①加上②~⑦条中任意两项即可考虑诊断为抗肿瘤药物引起的肝损害 诊断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或巨噬细胞移动试验阳性 初发症状可能有发热、皮疹和瘙痒等过敏现象 肝损害大多出现在用药1~4周内 肝炎标志物阴性 周围血液中嗜酸粒细胞>6% 肝内胆汁淤积或实质细胞损害等临床和病理征象 再次给药后又发生肝损害 符合以下条件时,认为化疗药性肝损害 的可能性较大 :化疗前无基础疾病,化 疗后出现临床症状或血生化指标异常, 停药后肝损害改善,再次用药后肝损害 出现更加迅速和严重。 * 总纲 中西医药物防治 病理特点 常用抗肿瘤药物 诊断标准 抗肿瘤药物的肝损伤发生机制 肝损害的药物防治 一旦出现抗肿瘤药物引起的肝损害,应停药或减量,并根据肝损害程度决定下一步治疗策略。对抗肿瘤药物引起的肝损害目前尚缺乏特异性药物,可考虑应用保肝药物 常规西药治疗 ATP、辅酶A、阿卡明、维生素Bl和C、维生素B、叶酸、人血白蛋白,磷脂类活性物质:多烯磷脂酰胆碱,能使受损的肝功能和酶活力恢复正常 药物能与多种化学物质及其代谢物结合,通过其巯基与体内的自由基结合,清除体内氧离子及自由基,增加抗氧化功能,升高细胞内 ATP 的含量,保护肝细胞膜、促进肝脏酶活性、增加肝脏解毒功能。 促进内源性胆汁酸的排泌,并抑制其重吸收;拮抗疏水性胆酸的细胞毒性作用,保护肝细胞 能量类活性药 解毒保肝类 利胆保肝类 促进肝细胞功能的恢复,促进肝细胞的代谢和再生,防止其坏死、促进肝蛋白质的合成 谷胱甘肽、硫普罗宁、葡醛酯、青霉胺等。 腺苷蛋氨酸 ( 思美泰 )、熊去氧胆酸 黄疽、肝区痛、右上腹不适、乏力、恶心、发热、皮肤搔痒、皮疹等 类似急性药物黄疽型肝炎 记载 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现临床将其归入“虚劳”,“血虚”的范围 归类 病机 - 病位 在肝、脾,而与心肾关系密切 早在《素问·平人气象论》就有对黄疽的论述:“溺黄赤安卧者,黄疽。 ’’ 药物毒邪所伤,导致阴阳失和,气血俱虚,脏腑亏损,终致气血阴阳的亏损 清肝解毒,泄热凉营 滋补肝肾、养阴解毒 清毒化湿、健脾祛瘀 疏解毒邪、健脾疏肝 肝肾阴虚 热毒蕴盛 辨证论治 中医药治疗 湿痰瘀阻 肝郁脾虚 方选茵陈蒿汤加味 茵陈蒿汤合胃苓汤加减 逍遥散合四君子汤加减 方选一贯煎加减 化疗药物性肝病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早期诊断对疾病发展的控制是非常重要,对一些需要长期使用的药物的疾病,在治疗过程中注意监测肝功能,对于某些能损害肝脏的药物,应酌情使用,必要时可减量或延长给药间隔时间,或采用不同代谢途径的药物,并可先予中西医保肝药,进行预防式治疗。 结语 谢谢! 许多抗肿瘤药物均能不同程度的引起肝脏损害影响肝脏功能 * * * 遗传多态性导致药物代谢酶的活性降低,使药物原形和中间代谢产物增加,通过直接毒性作用损伤肝细胞。另外,干扰肝细胞内的代谢过程,导致肝内胆汁淤积、脂肪变性和坏死,或直接破坏肝细胞的基本结构,导致细胞外漏。 * 初始损伤包括直接细胞应激、直接抑制线粒体和(或)特定的免疫反应。 * MPT的发生的两个原因:严重细胞应激造成的直接途径(内在路径) 损害线粒体功能和能源生产会导致细胞凋亡或细胞坏死 * * 1、药物在肝细胞内代谢后的中间毒性产物可造成肝细胞坏死,这些中间产物还可以与蛋白质结合,引起自身免疫性肝细胞损害。 2、轻者表现为肝功能的异常 * * 化疗药物可引起肝细胞与胆汁排泌有关的细胞器的损伤,或损害毛细胆管、小叶间胆管,引起胆管结构的破坏、硬化,引起胆汁淤积. * 不少化疗药物可引起肝静脉阻塞性疾病,特别是大剂量联合化疗或肝动脉灌注化疗时更易引起 * * 叶酸拮抗药 * * * 抗肿瘤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病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肝损伤型、肝细胞型、胆汁淤积型及混合型 但也有在用药数月后出现肝病表现,少数药物的潜伏期更长。 * * 中医对化疗药物性肝损伤尚无明确的记载,只能通过化疗后患者的症状来认识 * Company Logo 抗肿瘤药物导致的肝损伤机理及防治 2011级 杨彩霞 2012-10-25 肝脏毒性反应 肝细胞功能障碍 静脉阻塞性肝病 慢性肝纤维化 药物或代谢产直接引起,多为一过性转氨酶升高,随病情进展可产生脂肪浸润和胆汁淤积 肝静脉内皮细胞受损,表现为转氨酶显著升高、腹水、肝肿大 抗肿瘤药长期应用可导致

文档评论(0)

四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