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护理查房乳癌祥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体检 乳房检查 光线明亮,病人端坐,两侧乳房充分暴露,以便对比 一、视诊 (1)形状、大小 (2) 乳房皮肤的改变(3) 乳头的内陷和抬高,一侧乳头近期内陷有临床意义 二、扪诊 (1)经期后进行 (2)乳房下垂取平卧位(3)检查者用平坦的手指掌面轻柔扪摸 (4)应循序对乳房外上、外下、内下、内上各象限及中 央区作全面检查。(5)扪诊的重点在于了解有无肿块及其性质 (6)乳头溢液的检查 (7)局部淋巴结检查 四、 相关知识 病因: 内分泌因素:多发生在40-50岁,以更年期和绝经前后的妇女多见,可能与雌酮及雌二醇含量提高有关,月经初潮早、绝经年龄晚、不孕及初次足月产的年龄与乳癌发病均相关 家族史:生母或同胞姐妹患有乳癌为高危因素 其他:高脂肪饮食、肥胖、乳腺良性疾病、环境因素均可能为乳癌发病原因。 病理(二)转移途径 临床表现 1.乳房肿块 早期:无痛性、单发小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 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50%) 中央区20% 晚期:肿块固定 侵犯胸膜于胸大肌,固定于胸 壁不易推动 卫星结节、铠甲胸 、皮肤破溃 临床表现 2.乳房外形改变 乳头内陷:癌肿侵犯乳管 酒窝征:癌肿侵及Cooper韧带,使皮肤凹陷 桔皮样改变:淋巴管内癌栓致淋巴水肿 临床表现 3.乳头溢液 血性分泌物9~14%是乳癌,溢液伴肿块多为乳癌 4.转移征象 淋巴转移:最常见方式,最初见同侧腋窝淋 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内脏转移:胸痛、咳嗽,黄疸、肝大,腰背痛 恶病质 特殊形式乳癌 炎性乳癌( inflammatory breast carcinoma) 症状:乳房明显增大,皮肤充血,发红、发热犹如急性炎症 乳头湿疹样癌(Paget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症状:乳头刺痒、灼痛, 接着出现慢性湿疹性病变 【辅助检查】 (一)影响学检查 1、X线:乳房钼靶X线摄片—普查方法,发现早期乳房癌 2、B超 3、近红外线扫描 4、热图像 (二)细胞学和活体组织病理检查 (三)乳腺导管内镜检查 【处理原则】 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疗、放疗、内分泌、生物等综合治疗措施。 1 手术治疗:最根本的治疗方法。 (1)乳房癌改良根治术:适用于 Ⅰ、Ⅱ期乳腺癌病人。 1)改良1式:保留胸大肌及 胸小肌的根治术。 2)改良2式:保留胸大肌切除 胸小肌的根治术。 (2)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 适用于乳房单个肿瘤直径 ≦3cm,距离乳头3cm以上; 腋窝淋巴结无转移;钼靶摄 片示局限钙化灶;年龄≦35岁。 (3)乳腺癌根治术 (4)单纯乳房切除术 (5)保留乳房的乳房癌切除术 【临床分期】 乳腺癌的临床分期采用国际抗癌联(UICC)建议的T(原发癌瘤)、N(局部淋巴结)、(远处转移)。 2003年UICC制定乳腺癌TNM分期方法。 Ⅰ期:癌肿<2cm,无腋淋巴转移。 Ⅱ期:癌肿<5cm,已有腋淋巴转移。 Ⅲ期:凡癌组织有锁骨上、下淋巴结转移或患侧上肢有水肿者。 Ⅳ期:凡癌组织发生远距离转移者。 治疗措施 2、化学疗法:早期,联合。(CMF方案)手术后一周,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氟尿嘧啶,静脉给药,第一天第八天给药一次,间隔四周再进行第二个疗程,化疗6个疗程。(CAF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氟尿嘧啶,静脉给药。 3、激素疗法。癌细胞中有雌激素受体和孕酮受体,常用雌激素拮抗剂(三苯氧胺) 4、放射疗法 5、生物治疗 预防上肢肿胀 1)勿在患肢上测量血压、抽血、做静脉或皮下注射等。 2)指导患者保护患侧上肢: 平卧时患肢下方垫枕10-15°肘关节轻度屈曲; 半卧位时屈肘90°放于胸腹部; 下床活动用吊带或三角巾抬高于胸前,需他人扶持时只能扶健侧。 3)按摩患肢或进行握拳、屈、伸肘运动,促进淋巴回流 护理评价:1.21日并发症未发生。 6.有感染的危险 与化疗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体温正常,无感染发生。 护理措施: 1 )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有无感染的征兆。 2 )保持病房清洁,定时开窗通风。 3 )限制人员探视,避免交叉感染。 4 )注意休息及保暖,预防感冒。 5 )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口腔及皮肤的清洁卫生。 6 )加强营养,多吃花生、鱼胶、核桃、冬虫夏草等有助于升白细胞食物。 效果评价:12-21患者体温正常,无诉不适,无创口感染发生,复测血常规,白细胞正常。(5.7×109/L) 7. 活动无耐力 与化疗反应 肿瘤引起机体的高代谢有关。 预期目标 患者能进行

文档评论(0)

四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